豬油真的不健康嗎?聽說豬油位列世界第8大營養食物?
- 閃動的企鵝
- 閱讀量:0
- 2019-08-10 11:41
記得幾年前曾有人說豬油吃多了不健康,後來家裡便一直使用植物油,偶爾炒小菜才會用肥肉炸點有解解饞,但近期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豬油是世界第八大營養食物,而人們推崇的營養水果牛油果連榜都沒上。
記得幾年前曾有人說豬油吃多了不健康,後來家裡便一直使用植物油,偶爾炒小菜才會用肥肉炸點有解解饞,但近期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豬油是世界第八大營養食物,而人們推崇的營養水果牛油果連榜都沒上。
2019-08-10 20:47
豬油的廣泛定義
豬油,也將其稱為葷油或大油。它是從豬肉脂肪中提煉出來。一般狀態為白色略帶黃色半透明液體,低溫下轉為白色或淺黃色固體。
豬油在世界各地的應用
在中國,傳統上,豬油與花生油一起被廣泛用於烹飪,作為通用食用油,特別是在炒菜和油炸中。純豬油特別適用於烹飪,因為它在加熱時產生很少的煙霧,與其他食物結合時能夠具有明顯的味道。因此,被廣泛應用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
到20世紀後期,豬油開始被認為不如植物油(如橄欖油和葵花籽油)健康,因為它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很高。
在西方,豬油如同黃油,是普通家庭最為常用的一個品種。西方人,非常喜歡烘焙食品,由於豬油能提供"鬆弛性",因此特別受到糕點製作者的青睞。由於豬油中的脂肪晶體相對較大,因此在烘烤中作為縮短效果非常有效。用豬油製成的餡餅殼往往比用黃油做的更薄。許多廚師在糕點中採用這兩種脂肪,將豬油的縮短特性與黃油的味道相結合。
作為現代豬肉生產的副產品,豬油比大多數植物油便宜,在植物油工業化生產之前,豬油因其價格實惠,在許多食物中都很常見。豬油也是各種鹹味菜餚的成分,如香腸、香腸和餡料。
豬油,能夠長期存在於烹飪用油,是有一定道理的,搜集整理其具體營養成分,見下列圖表。
2019-08-10 17:40
2019-08-10 19:34
熱點關注
解讀 近千種食物營養排名,豬油排第八?
近日,「哪些是最有營養的食物」的報道出現在BBC、美國國家地理等媒體,報道源一篇三年前發表的研究論文。基於約1000種食物的營養成分,論文分析計算得出哪些是「最有營養」的食物。在這個排名中,豬油名列第八。...豬油
,中國人也將其稱為葷油或豬大油。它是從豬肉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常溫下為白色或淺黃色固體。
中文名:豬油
外文名:lard
別稱:葷油
主要原料:豬肉
是否含防腐劑:否
性質:豬油主要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脂組成,其中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含量更高。
其中的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由於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因此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豬油屬於油脂中的「脂」,常溫下為白色或淺黃色固體。
該脂肪於過低室溫即會凝固成白澤色固體油脂。豬油熔點為28℃~48℃。在西方被稱為豬脂肪。豬油色澤白或黃白,具有豬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們歡迎。很多人都認為炒菜若不用豬油菜就不香。
豬油熱天易變壞,煉油時可放幾粒茴香,盛油時放一片蘿蔔或幾顆黃豆,油中加一點白糖、食鹽或豆油,可久存無怪味。豬油熬好後,趁其未凝結時,加進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後密封,可久存而不變質。
分類:豬肉裡面、內臟外面成片成塊的油脂叫「板油」,一般加工後作為工業用油做糕點等;豬皮裡面、與瘦肉緊挨著或與瘦肉互相夾雜的肥肉叫「肥油」,多數被老百姓買回煉油和炒菜;豬各種內臟外面附著的一縷一縷的叫「水油」,因為含水分多,煉完的油渣不好吃,幾乎沒有人吃,都餵牲口了;豬皮裡面的油叫「皮油」,在豬皮加工成皮革的過程中被收集起來作為化工原料。實際生活中也沒有分得這麼細,一般老百姓有板油、水油的稱呼,其他兩種稱呼不常用。
營養成分
每一百克含:
質檢項目項目指標值能量879千卡
脂肪:99.6克
碳水化合物:0.2克
膽固醇:93毫克
維生素A:27毫克
硫胺素:0.02毫克
核黃素:0.03毫克
維生素E:5.2毫克
生產製作:
豬板油用清水洗淨後,切成條或塊,兩三厘米為宜。
放入炒鍋中(不建議用平底鍋),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燒開鍋,然後轉小火慢慢熬即可。加水是為了防止肉塊突然受熱而變焦。這樣熬出的豬油冷卻後更白更香。水開後一定要轉最小火慢慢熬,會看到水逐漸消失,而油慢慢變多。
待豬板油熬縮成微黃色的小粒,鍋內油呈淡淡的黃顏色,即可關火,不可熬過火。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變焦而破壞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個過程不用蓋蓋,只在開始油少時稍微攪拌幾次,避免受熱不均勻。
撈出油渣,用漏勺取出油渣,炒菜或做餅都極好。
待油自然冷卻後倒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家常製法
材料
豬板油800g,清水小半碗,鹽少許。
做法
1.豬板油切成兩三厘米見方的小塊,清洗乾淨。
2.放入炒鍋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開。然後轉小火慢慢熬即可,圖為熬了30分鐘左右。(加水是為了防止肉塊突然受熱而變焦。這樣熬出的豬油冷卻後更白更香。水開後一定要轉最小火慢慢熬,會看到水逐漸消失(而油慢慢變多)。
3.圖為熬了1小時左右,肉丁縮成很小塊,微黃即可,不可熬過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變焦而破壞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個過程不用蓋蓋,只在開始油少時稍微攪拌幾次,避免受熱不均勻。撈出油渣,油徹底冷卻後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注意不要把鍋底的碎渣倒入),若一時吃不完,也可以分袋冷凍。
食用指南
適合人群:一般健康人可以食用;寒冷地區的人適合食用。
適用量:每天20克。
用途
中國人常用豬油主要有2個用途,一個是炒菜,尤其是南方人。他們認為炒菜加了豬油,菜品會富有營養而且更有香味,例如而中國南部的福州等地,還會將豬油淋至菜餚或麵條直接食用。。二是製作酥皮類點心,例如叉燒酥等。據統計,生產豬肉最多的中國,其豬油產量也為世界首位。工廠分布於廣東、浙江、福建、江蘇等地的工廠,已採用科學機器與方法來提煉豬油。出口單位以噸計的這些豬油生產工廠,不僅供應中國境內家庭食用,也外銷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另外,現今還是常見中國人用熱的鍋子熬煮肥豬肉來提煉豬油。
1.蒸饅頭的發麵里揉進一小塊豬油,蒸出來的饅頭膨鬆、潔白、香甜可口。
2.煮陳米時,加點豬油和少許鹽,煮出來的飯鬆軟、可口。
3.鐵鍋洗淨擦乾,再塗點動物油抹勻,可防止生鏽。
4.不穿的皮鞋,擦上點動物油,置陰涼乾燥處存放,可使皮鞋光潔柔軟。
5.可以當作潤唇膏。
6.北方寒冷的冬天,氣溫零下15度以下,一般的面油基本上沒有用處 ,將豬油融化塗在臉上,冷風吹硬了之後有極好的隔溫效果,而且也不會有戴面具的感覺。
主要功效
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特別與蘿蔔、粉絲及豆製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動物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並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奶油在人體的消化吸收率較高,可達95%以上,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很高的調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於黃油,較適於缺乏維生素A的人和少年兒童。
主治:
1.赤白帶。煉豬油三合、酒五合,煎開,一次服下。
2.大小便不通,用豬油、薑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
3.上氣咳嗽。用豬油四兩,煮開多次,切小,和醬醋吃下。
4.手足皸破。用豬脂化熱酒中擦洗。
5.口瘡塞咽。用豬油、白蜜各一斤,黃連末一兩,合煎取汁、熬濃。每服棗大一團,一天服五次。
6.瘰癧。用豬油淹生地黃,煮開六、七次,塗患處。
食療作用
豬油味甘、性涼、無毒。
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
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症。
可藥用內服、熬膏或入丸劑。外用作膏油塗敷患部。
禁忌與副作用
豬油、牛油不宜用於涼拌和炸食。用它調味的食品要趁熱食用,放涼後會有一種油腥氣,影響人的食慾。動物油熱量高、膽固醇高,故老年人、肥胖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一般人食用動物油也不要過量。很多奶油製品含有大量的糖,所以也不宜吃得太多,糖尿病患者也應注意。
有關規定
國家《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規定,生產食用豬油的原料應該是生豬的純脂肪組織,而且必須經過衛生檢驗合格後,才能作為原料使用。
如果老闆為了降低成本,專門收購病死豬肉以及變質腐敗豬肉來熬煉豬油,那麼煉出來的豬油質量可想而知了。更有甚者,一些黑心老闆為了使油看起來更好看和消泡,添加了雙氧水和消泡劑,這對人體危害更大。
2019-08-10 16:51
謝邀!
我要給豬油正名打call!
豬油味甘性涼,有利於補虛,經常體虛、精神狀態差的人可以多吃點豬油;通便,經常吃豬油的人很少會有便秘的;豬油還可以降燥止咳,有的人吃的太上火了,人急躁起來難受的要命,還咳嗽,吃點豬油炒的菜,就可以減少你的急躁還可以止咳。
在以前豬油還可以當護手霜用呢!以前少有人買得起護手霜,在更早以前沒有護手霜的時候,冬天皮膚乾裂怎麼辦?就將豬油抹一點在破裂的地方,抹幾次就皮膚就細膩得像嬰兒的肌膚。豬油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和一些其他元素,營養價值極高。
好的東西吃多了也會有不好的地方,豬油屬於動物油,吃多了容易心血管和血脂產生危害,所以老年人要少吃豬油。總的來說豬油的利是大於弊的,吃豬油是有好處的。
吃豬油對咱們身體有好處好壞處,老年人還是不建議多吃豬油,為了身體健康。
2019-08-10 19:36
個人覺得豬油沒有不健康,因為我經常煮飯就用豬油,炒出來的菜要比清油吃著香,位列世界第八也無可厚非!
2019-08-10 19:07
也不吃不健康主要是現在城裡人不吃豬油。
2019-08-10 18:20
豬油是好東西,凡事有個度,平時不能大量進食。豬油撈麵,豬油渣炒青菜,美味!
2019-08-10 18:21
還是哪句話,要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