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92447346803

    2019-08-08 23:15

    經常流傳這樣一句話,沒有去過荷蘭你就不知道荷蘭的農業水平,為什麼一個4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國家,竟然能創造出這麼多奇蹟?那麼荷蘭農業模式在中國能行通嗎?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荷蘭農業模式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荷蘭一個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家,大約四分之一的國土低于海平面,並且還是一個多雨的國家,全面能夠見到太陽的天數也是有限的。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國家,創造了多個世界農業第一,第二的領先水平。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在荷蘭農業生產構成,畜牧業占50%,園藝業占38%,農田作物占12%。荷蘭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業產品出口國,但是國土面積比美國小的多,可謂是小國家大農業。荷蘭農業能取得如此水平不得不說與他們的農業生產模式有關,荷蘭的農業生產模式先進值得各國學習。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溫室農業:由於國土面積有限,加上常年陽光照射量少,溫室大棚是最好的發展趨勢。從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荷蘭就開始發展溫室農業,到目前為止,荷蘭是全世界溫室種植最多的國家,並且隨著長時間的積累與創新,實現了全部自動化控制。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無公害生物防控與數據化控制技術:荷蘭的溫室大棚幾乎不使用農藥,主要利用生物進行防控,並且還對農作物進行數據監控,及時發現農作物所需營養元素,和病蟲害防治,通過數據收集進行分析,達到自動化控制,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無土栽培與合作社模式:由於荷蘭國土面積有限,因此無土栽培技術得以發展,既節約土地又提高了產量減少了種植污染。並且荷蘭從農戶種植到銷售都有專業的合作社進行對接,這樣從一開始就解決了農戶在生產銷售農產品中所遇到的問題。

    荷蘭農業模式適合中國嗎?

    沒有哪一種模式可以照搬的,荷蘭的農業模式雖然先進,只能值得我們借鑑,找尋適合自己本國的農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在荷蘭溫室大棚的建立可以得到支持,在我國建立的話就要需要大量的資金,雖然我國也有農村合作社,但是由於我國國情的存在,農村合作社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我們可以借鑑荷蘭的模式,探尋適合自己的合作社模式。

    因此荷蘭的農業模式在一些方面還是適合中國的,不過我們不能照搬,要在他們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最終找到合適的中國的農業模式。

  • 肖紅江

    2019-08-08 20:56

    荷蘭農業發展堪稱是世界的一大奇蹟。這個國土面積僅有4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家,卻在農業生產發展上創造了諸多個世界第一和全球前五。下面,我們先來看看荷蘭的農業發展成就。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荷蘭的農業發展成就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荷蘭的諸多農業產品裡面,最先讓人想到的應該是花卉,擁有全球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年銷售額高達45億歐元,創造了全球花卉出口量第一的成績,而荷蘭農產品之中出口量世界第一的還有蔬果,特別是其生產的溫室蔬菜,86%銷往世界各地。除了第一之外,還有出口量位居第三的乳製品,位居第三的植物油,位居第四的肉類。由此可見,荷蘭在農業上的造詣很高,取得了足夠讓其他擁有廣闊領土的國家汗顏的成就。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以為荷蘭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應該是得天獨厚的。相反,荷蘭並沒有先天的優越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反而面臨著低洼、潮濕、光照不足等不利於農業發展的難題。但是,荷蘭克服先天的不足,成為了農業發展上的領先者。

    那麼,它靠什麼獲得的成功呢?

    三螺旋模式,是荷蘭農業成功的關鍵

    荷蘭能夠在農業生產上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跟它創造的農業生產發展模式有著密切關係,這個模式就是三螺旋模式。

    所謂的三螺旋模式,是集結了政府、企業和高校三方力量的合作模式。這三方力量的各司其職,政府負責投資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教育制度。高校負責培育新型的農業從業人員,並且不斷推動農業科研水平的提高。企業則負責銷售這一塊。這樣在農業上充分發揮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而企業負責向全世界去推銷,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合力,取得諸多的成就也就理所當然。

    那麼,國內是否可以效仿呢?當然可以,國內的農業技術水平不低,高校教育水平不差,更不缺乏走向世界的企業,只是缺乏一個強大的"推手"而已。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 53471872823

    2019-08-09 09:27

    荷蘭的農業模式用在中國不行!我們可以借鑑荷蘭農業模式的長處和優點。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這個道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25/20/f/2b29900004b53a3e84f84.jpg

    從面積上看,荷蘭是農業小國,但從影響上看,荷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國。首先來看荷蘭雖然國土面積小但是人口少。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年降水量大致為834毫米,適宜大多數作物的生長。

    https://i1.ask543.net/uploads/f7/f2/5/2b29800004bf78c1450bb.jpg

    此外,荷蘭農業科研、推廣和教育「三位一體」,由農業、自然及食品質量部統一負責,有效整合了資源,為農業科技發展提供了便利。

    https://i1.ask543.net/uploads/7c/15/4/2b28900004aeb98f0f62f.jpg

    荷蘭由於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國家都更要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大規模並連成一片的農場適合採用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尋求規模效益。同時,由於荷蘭位於歐洲的西北部,位於英、法、德等大國及比利時、瑞典、挪威丹麥等國之間。英、德等國都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農產品大量需要從荷蘭進口。

    https://i1.ask543.net/uploads/65/af/2/2b29700004aef7f148e31.jpg

    荷蘭農業的發展從源頭也就是農業教育及科學研發,已經形成了擁有強大後盾的生產力。荷蘭的花卉蔬菜通常在溫室中生產,從品種到品質都是其它國家所不能比的。同時由於歐洲市場對農產品的大量需求給荷蘭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21/7a/8/2b28f00004b813c9075e2.jpg

    我們不得不承認,荷蘭農業模式的確很先進,但是,現階段我國要想大面積推廣荷蘭農業模式,不太現實。我想說的是,只要適合中國國情,無論向哪些國家學習都好。因為如果不考慮實際,農業走別人的路很危險。

  • 8751637575

    2019-08-09 12:47

    首先我們要了解荷蘭農業模式,它大體分以下四點

    一、專注優勢領域,打造精品產業。荷蘭被譽為「歐洲花園」和「花卉王國」,聽到「鬱金香」,我們就會想到荷蘭。這就是荷蘭對外打出「花卉招牌」,將花卉產業完全地變成了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因此,在休閒農業的發展中,一定要抓住農莊發展的主線,對面積小的項目尤為如此。

      二、發展訂單農業,規避市場風險。荷蘭農場大都採取訂單生產,即農產品經紀人和運銷戶與農民簽訂協議。訂單中規定農產品收購數量、質量和最低保護價,使雙方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約束力,不能單方面毀約。訂單的買方會定期前來檢查訂單的執行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農戶只需承擔生產風險,按照訂單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就可以了。

      三、依託家庭農場,推動規模經營。家庭農場是荷蘭農業的主體,很多同一區域的小農場選擇「抱團模式」,不少莊園農場還加入合作社。其實合作社不僅僅是中國鄉鎮所有的模式。優勝劣汰是市場準則,抱團則能加大獲勝幾率。拿鄉鎮的農家樂來說,同一村中多戶的完全可以合作,甲戶提供垂釣,乙戶提供採摘,甲乙的食材送至丙家經營農家菜,整體規模也得到了發展,最終收穫的將會是1+1+1>3。

      四、發展設施農業,突破資源瓶頸。荷蘭光照不足、土地資源稀缺,對農業生產形成嚴重製約。因此荷蘭人投入大量資金,依靠世界領先的玻璃溫室技術,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設施農業系統。

    從以上四點看來。荷蘭農業模式是完全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不能抱著地大物博的心態夜郎自大。我們必須科學的發展生態農業。種出高品質的綠色農產品。作為農民,從我做起,從現在就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