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印發的人民幣是如何進入人們生活中的?
- fuzetaodca
- 閱讀量:0
- 2018-07-22 07:13
每年新印發的人民幣都是可以進入人們的生活中,那麼它們是如何進入的?
每年新印發的人民幣都是可以進入人們的生活中,那麼它們是如何進入的?
2018-07-22 09:43
在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新增的人民幣和新印發的人民幣,新增的人民幣就是流通不足的情況下,在基礎流通量的增加流通性,而新印發的人民幣只是替代流通中的原有舊幣,而不增加流動性的總量,所以在本質上存在明顯差別。
新印發的貨幣,流通到市場的過程是比較簡單的,銷毀舊幣,補充新幣,以舊換新。央行印刷新幣后,通過商業銀行客戶端的櫃檯和取款機,就可以進入我們的生活了。
新增的人民幣雖然在流程上和新印發的人民幣具有相同的流通過程,但是在理論上卻沒有表面這麼簡單。新增人民幣從央行到商業銀行,再到我們的手裡,進入我們的生活還需要更多的過程。
新增的人民幣主要有四條途徑流入到市場中:
1.央行回購國債和央行票據,以及償付外債(財政緊缺難以周轉時才會使用);
2.央行的公開操作,公開市場的操作分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其中外匯操作指央行向商業銀行投放本幣,購進外匯,形成央行的外匯儲備(並不是所有購進外幣都使用新增貨幣,有時使用的央行的存量貨幣資產);
3.成為政府的收入,並經過政府的建設性財政支出進入流通領域(財政精確時使用);
4.央行將新印的鈔票存放到商業銀行(具體是從央行的發行庫存放到商業銀行的業務庫),直接增加基礎貨幣,然後通過信貸方式流入社會。
央行新增貨幣,和新印發貨幣存在本質的區別,新增貨幣一般會進入投資建設,然後通過勞動報酬的形式,才能夠到我們手裡,進入我們的生活。
流通領域就像是河流一樣,不論新增貨幣和新印發的貨幣,都要投到這個河流里。這個河流的源頭是央行,支流是商業銀行,更小的支流就是ATM機,然後我們存儲和支取,形成一個循環的流通體系。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歡迎最漂亮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2018-07-24 12:46
用本人有限的金融知識給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更通俗易懂一些。錢是印鈔廠印刷的,但是印鈔廠不是發行機構,它只是製造機構。印鈔廠的錢是中國銀行統一調配使用的。中國銀行怎麼讓這些錢進入社會呢?
首先「國債」聽說過吧?國債是個人和機構都可以購買的,中國銀行就可以用這些新印的這些錢去贖回以前發行的國債。
第二有些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中國銀行也可以拿新印的人民幣去進行購買。
第三還有就是財政渠道,修高鐵,搞基建,各種政府開支等等。中國銀行都可以用新印的這些錢進行支付。這些錢進入社會渠道以後經過層層的轉移最終就到了老百姓的手中。
貨幣總量被稱為M2.意識是這個國家印刷鈔票的總量。印刷的越多就越不值錢,表現就是通貨膨脹。這就是大家感覺錢越來越不經花的原因。
希望以上回答能讓您滿意,喜歡的可以關注本人一起交流更多金融,錢幣等各方面知識。
2018-07-22 18:21
據個人粗淺觀察,新增發的巨量貨幣主要去了兩個渠道,一個是通過銀行響應去庫存,以首付槓桿方式進入了房地產。第二個是通過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給政府,政府大力響應棚改,以貨幣化安置方式給了老百姓,結果錢大部分也進入了房地產。
所以房地產去庫存很成功,棚改也很成功,老百姓在房產上升中去買房子,而增發的貨幣大部分被房子所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