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很聽話,為什麼回到家中就和父母頂嘴呢?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7)

  • 豪哥雜談

    2019-08-10 12:33

    在學校很聽話,但回家裡就非常橫的孩子真的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一般都會表現的乖巧聽話,一旦回到家裡就蠻橫不講理,非常的任性,父母說不得,碰不得,使性子,耍脾氣。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一、都是溺愛惹的禍。

    家長過分的溺愛、縱容、遷就,往往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几乎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接納和包容孩子所有的任性、自私、蠻橫和不講道理。甚至常常向孩子妥協,扭不過孩子就順從孩子。長此以往,就在孩子的心裡形成了一種潛意識,這種潛意識就是敢和家長討價還價,頂嘴頂撞。

    二、管得太多,管得瑣碎。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比較聽話,父母說什麼聽什麼。但孩子慢慢長大,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獨立意識慢慢增強,渴望擺脫父母的束縛,對父母的意見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不同意時就會表現出來反對和反抗。以前可能家長比較強權,都是家長說了算,孩子也是完全聽家長的指導和安排。但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家長還堅持以往的態度和做法,孩子自然會反對頂嘴。

    其實,這樣的孩子本質上還是一個乖乖娃,只不過是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導致了他的頂嘴和頂撞。一旦到學校,他們就表現的比較乖巧,一般都會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聽從老師的要求。因為到學校是另外一個環境,另外一群人,脫離了固有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模式,所以他們的態度就會發生轉變。

    要想使孩子改變,家長首先得改變自己。

    第一,不能再過度的溺愛、縱容、遷就、妥協和包辦代替了,必須給孩子建立起規矩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感恩意識。必須要讓他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不能再由著性子和喜好來了。必須要讓他明白,現在他長大了,好多事情必須自己獨立完成好,不要再依賴和依靠父母。

    第二、必須以平等、尊重為前提,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進行自然而然的對話和溝通。不能再做強權行父母,必須要轉化角色,多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和意見,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和情感。從原來的我說你聽,我要求你去做,轉化為現在的商量、協商、溝通和探討。

    相信,通過以上的努力孩子的狀況就會慢慢的改變。

  • 4233189486

    2019-08-10 10:29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頂嘴」這個詞有什麼深意?下級對上級提出抗議的時候叫做「頂嘴」。暗含著雙方是不平等的,不和諧的。特別是上級是帶著怒氣說的:「我苦心栽培你,沒想到你還敢給我頂嘴?」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由此可以看到,家長認為,孩子不該向你提出抗議。家長有點生氣,其實責任在家長。你的出發點就錯了,你沒有和孩子平等,民主,和諧地討論問題。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第一,孩子是你的,但絕對不是你的下屬,更不是你的東西。他更是國家的未來,他更是國家的主人。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頂嘴」這個詞從家長口裡說出來,說明家長暗含兩個意思,第一,你就是他的上級,是你給了他生命,給了他一切,你就是他的一切,所以他對你就應該絕對的服從,聽命,他應該完全受你控制,正所為以前的錯誤的觀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第二,他一提出抗議,你就受不了,感到天崩地裂,你至高無上的權威,收到了打擊,這是你絕對忍受不了的。其實錯誤就在於你,你思想太僵化,太專制主義了。

    他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你不讓他說。你有了錯,也不向他道歉,因為害怕動搖你的權威。你言行不一致,卻讓他言行一致。他心裡邊裝著你的這些錯誤的思想和做法。但是又沒法和你商量溝通。又不允許他有對你的「不尊」。因為在你的家庭里,沒有「民主生活會」,你的專制主義思想堵死了平等交流的康莊大道。

    毛主席說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魯迅先生說了,不滿是向上的階梯。

    人人都渴望把自己的祖國建設成文明,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社會大家庭。人人都不喜歡專制主義:思想被壓抑,言論不自由,行動受約束。想想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處於這個環境中呢?

    家庭中不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公平的社會小環境。憑什麼,讓孩子長大之後,把祖國建設成文明民主平等的社會大家庭呢?

    第二,和孩子平等相處,和孩子經常召開家庭民主生活討論會。在家庭,你是被大家認可的大家長,但是家長也要與時俱進,也要現代化呀。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依法治國的社會。人人都在撐起自己的一片天,都在追求自由,幸福,公平公正。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心裡都有一桿秤,他們沒有經過以前專制主義的威脅,所以他們現在比我們更知道,更要追求民主平等和諧,有時候他們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愛反思的大師們常常說,向孩子們學習。

    我讓孩子寫日記,寫關於我的爸爸,媽媽,爺爺。要寫出優點,缺點,還要寫出希望怎麼改?

    孩子寫我的爸爸就是管我太嚴了。寫完學校作業了還不讓我玩,還要給我布置作業,希望爸爸讓我多玩會,不要再給我布置太多的作業。我的媽媽就是愛領著我吃和玩,我們都是吃貨。一想到吃和玩兒,作業就不讓寫了,一次舅舅開著車讓我們去玩,媽媽說你不要寫了,趕快走吧,後來我還是沒有寫完作業,老師批評了我,希望媽媽在我寫完作業後,再去玩。

    看著孩子的日記,我感到非常高興。親情陪伴不是說都在一起就行了,而是要營造家庭民主生活氛圍,小家庭小社會,不斷豐富正能量,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與時俱進的,具有新時代理念的合格公民。

    國家為什麼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呢?就是讓我們家長能夠不斷學習,這樣才能以身作則地和孩子一起進步。不學習就要落後,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讓我們一起學習吧,一起與時俱進,給孩子營造一個公平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明天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最成功的家長。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希望我們一起努力加油。把孩子培養成優秀人才。

  • 孩子在學校聽話,在家不聽話這種事情,其實也很常見。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學校和家庭的環境不同。在學校里通常老師都是按規則管理學生。周圍的同學都是這樣生活的,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他受到的不僅僅是規則的約束和老師的批評,更多的是和周圍人的不一樣,他就會顯得很另類,不被周圍的人認同。不被周圍同學認同的孩子,他會感到孤獨。在家裡就沒有這種周圍人的比較壓力,特別是現在家裡的孩子普遍比較少的情況下。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學校,孩子們其實挺累的。因為升學的壓力,老師學生都很緊張,尤其是高年級面臨升學的學生。在學校里都挺緊張了,回到家裡,離開了學校的那種緊張學習環境,他自然而然就想放鬆。他想放鬆,而我們家長對她的要求並沒有,因為他回家就有什麼變化。這就形成了矛盾。如果孩子是處在青春期,這種矛盾就更明顯。在學校面對同齡人,大家都差不多,彼此是互相尊重的。老師對學生,一般也都比較尊重。除了正常的教學管理,並不過多干涉學生的個人生活。而在家裡,主要是生活的環境,家長和學生肯定會有所不同,要求也不一樣,產生矛盾就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時候,也許是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長看來,就是不聽話,也有很多時候確實是孩子的要求過分了,但是他會覺得你是我的家長,你就該滿足我。這就和家長平常的教育習慣有關。

    所以面對孩子在家裡都不聽話,我們要區別對待。看看它究竟是因為環境的變化,還是因為我們家長對問題的沒有區別對待。如果確實是合理要求我們滿足一下也沒有問題,如果確實是孩子的不對,那我們當然要積極的教育他,糾正他。

  • 69541345396

    2019-08-10 09:23

    這是常見的現象,在學校里,老師一般是比較嚴厲的,學生對老師也有敬畏之心,所以在學校一般都是很乖的。但是回到家完全就不一樣這和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https://i1.ask543.net/uploads/41/be/2/2b28b0000546b9ce55c0b.jpg

    1、孩子對家長無畏懼之心

    https://i1.ask543.net/uploads/41/87/b/2b294000054ed2962021f.jpg

    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是利用家長的憐憫之心,一點一點挑戰家長的極限。舉個例子,讓孩子玩10分鐘手機,到時間了,這個時候家長來和孩子說時間到了,但是孩子軟磨硬泡,就是要多玩一會,這次多萬一分鐘,下次多玩3分鐘,久而久之,慢慢對家長失去了畏懼之心。

    https://i1.ask543.net/uploads/19/f6/f/2b28f000055372138718e.jpg

    2、沒有嚴格的規則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則,有一些東西是不可觸碰的,就像成年人一樣,如果你觸碰了法律的底線,自然有工作人員帶走你,讓你接受法律的制裁。對於孩子也一樣,如果小時候做事就沒有規則,長大了就能有規則嗎?不可能,因為平常咋樣,未來你就怎麼樣。就像保時捷女司機,生活中囂張跋扈習慣了,在社會碰釘子時,以為所有的人都會一樣讓著你,導致自己反嚴重的錯誤。

    3、家長的沒做好榜樣

    家長沒有以身作則,在做事的時候家長自己沒有做好榜樣。對於家裡的老人,自己有沒有頂嘴?當自己犯錯時,有沒有主動承認錯誤?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況出現時,自己怎麼處理,孩子也會模仿的,所以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以上是老師自己的見解,如果有家庭教育類的問題,可以來諮詢我,或者孩子學習的問題,咱們可以一起來討論。

  • 52190551569

    2019-08-10 10:54

    孩子進入青春期,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在學校對待他人,他注意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想因為自己的叛逆思想,而讓老師或者同學們瞧不起。而在家裡,他們完全放飛了自我,對待自己最親近的人,尋求對方的呵護和包容。他們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沒有按照古典教育文化的方式發展。而現代社會,教育只關注孩子的智力開發,可以一俊遮百丑。所以,孩子的德育教育變得不那麼重視。久而久之,他們對父母的不尊重變得沒那麼可怕,缺乏代價的教訓。

    總之,我還是贊成父母學習心理學的同時,也應該早點與孩子共同學習古訓聖賢之古典文化。

  • 57324021348

    2019-08-10 09:22

    個人親身經歷,我覺得孩子在學校很聽話,在家裡跟父母頂嘴,多數在於父母的教育。

    1.孩子在學校接觸一個新環境,跟很多人不熟悉,也不敢貿然行事,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保護。一旦熟悉起來,不排除孩子會適應環境,也開始展露自己的個性。

    2.孩子在家裡,跟父母熟悉,也知道環境比較安全,也容易暴露自己的情緒,加上父母寵愛,有點脾氣很正常。

    3.這是一種常見現象,很多孩子都這樣,長期發展下去也不好,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家長要改變態度,家裡不能太慣著孩子,不要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給孩子做個表率。注意管理好孩子情緒問題。再次,對學校里的情況要多跟孩子聊一聊,找到問題所在,幫助孩子解決學校里的問題,讓孩子感覺到安全,適當有自己的脾氣是很不錯的。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6445534110

    2019-08-10 10:46

    因為孩子天生就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