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 84408650924
- 閱讀量:0
- 2019-07-31 20:25
2019-08-01 09:17
基金,可以長期定投的方式參與。基金分為:股票基金,債卷基金,貨本基金。熊長牛短的股市,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不可能把經濟周期研究透,買在低點賣在高點,採用定投的方式,可以把成本維持在較為平均的水平,當牛市來的時候(市場賣菜大媽都在熱議股市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清倉。債卷基金相對於股票基金來說風險沒那麼大,不過也是具有周期性,可以適當的配置一點。貨幣基金,作為靈活的資產配資,最常見就是餘額寶了,取出方便,利息比銀行的活期高,所以我們可以把平時用的零花錢放著收利息,也是不錯的選擇。
2019-08-01 10:11
購買指數基金,尤其在中國股市還在低位的情況下,長期持有指數基金,會獲得不錯收益。
首先,我們的A股上證指數在2015年從5000多點一直跌到年初的2500點,調整了一半還多,不少個股都跌去了70%甚至更多。就算經濟環再差,後面上漲的機率還是要大於下跌。
另外,在我們的股市調整時候,全球外圍股市基本都在大漲,很多國家的股市指數上漲了五倍甚至更多。
其次,指數基金是專家理財。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能力在一個基金公司之上,那就自己炒吧。何況,一個基金公司要配備研究員做調研,有自己的風險控制委員會。
第三,基金是分散投資,最大程度降低個股暴雷的風險。在基金的投資規則中,每隻股票最多是基金資金的10%,也最多能買到股票流通股的最多10%。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尤其在股市不太好,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時,會控制風險。
第四,買指數基金最省心。指數基金對標的都是市場中最好的一些個股集合,如上證50中證500等指數。嚴格按照這個範圍挑選投資的股票。
能做的基金公司都給你做了,你需要的就是買入,或者是定投式買入即可。
時間是基金最好的朋友,投資也需要抵制誘惑,堅持正確姿勢。給指數基金更大的空間,長期持有優質基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關注「劉哥聊財經」,關注有意義的財經生活!
2019-08-01 09:28
眾所周知,理財是有風險的,面對市面上這麼多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財方法,否則就無法達到理財的目的-賺取收益。
大家在理財前,一定要了解理財的基礎知識,了解自己理財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適當的分散風險:
1、存活期的資金靈活,收益低,但是資金安全,也能滿足你對資金的需求;
2、存定期或買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較高,且資金安全,但是資金支取不靈活,不能應急;
3、投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如P2P、股票,但是需確保自己有這部分本金虧損的承受能力。
這三種方式提供給題主,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如果條件允許三種方式交叉理財是最佳理財方式
2019-08-01 09:33
留出正常生活的費用,(這個是一定要的,有了無壓力的生活才有好的心態去投資和買賣交易)拿出個人所有資產的3/10,做第一筆短線或長線股票投資,此股行情可以,浮動比較大時候可以再拿剩下的3/10加倉,等待漲紅,再賣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2019-08-01 09:18
首先要看自己的經濟情況,不同人適合不同的理財的。經濟差的先投資自己,收入豐厚了再配置資產 房產 商鋪 股票 ,或者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創業 獲取更高回報。
2019-08-01 09:22
多讀書,少說話,看到機會拿得下
2019-08-01 09:19
存款,保險,基金,股票合理分配,分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