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現在的農村,願意生二胎的人越來越少情況怎麼看?
- joyce
- 閱讀量:0
- 2019-08-11 07:29
2019-08-11 12:24
現在的農村,生二胎的還是有的。在我們村,三十多歲的,幾乎家家倆個娃。個別的家庭,有的已經倆娃,兒女都有,還要了第三胎呢。我今年四十多啦,要不是年齡大,也會要二胎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2017年,父親因腦血管堵塞,雖然救治及時,也去過專業的康復醫院治療了,可能是年齡偏大,80多歲,效果不明顯。還是留下不能走路,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要餵。
父親沒病之前,身體還好,和母親二人獨自生活。現在父親生活不能自理,身體較胖,白天要從床上抱到輪椅上。我們兄弟三個,只好每個人一個月輪流照顧父親,白天一日三餐,晚上和父親住一間房裡,幫他翻身蓋好被子等等事情。
以前我和妻子都在外打工。現在呢,為了照顧父親,只好在家一個月,然後外出倆個月來回的跑。也不想來回跑,可是在老家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掙錢門路。
有時和親戚朋友鄰居說起這事,他們的看法是,如何是一個兒,這真夠抗的。是啊,我還有孩子,要生活,要花錢。
現在有的人不要二胎,都是考慮到生活壓力大,養孩子成本高。但是,是否考慮過當我們老了的時候,現在社會養老體系還很不完善,孩子們壓力有多大呢?後悔當年為什麼不冒險認罰款生二胎。
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留給孩子們最好的財富:是給他留一個伴!
2019-08-11 10:28
謝謝邀請,很正常啊.因為現在人的觀念跟以前老一輩的不一樣,之前像我爺爺那一代人感覺孩子越多越好,所以那時候,咱們人口越來越多,到了我父親這一代又不一樣了,在咱們農村一般都是生兩個孩子,一男孩一女孩,到了我們這一代可能是經濟壓力比較大,現在一個要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吃奶粉,尿不濕,到上幼兒園,各種補習班,到上大學,買房買車結婚,花費下來估計的100萬,現在我們農村都說生個兒子的100萬,不知道符不符合現在的情況。所以現在好多年輕人只要一個孩子,既能體會到有孩子的快樂,又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們。
2019-08-11 10:43
這個我是深有體會我來說說吧:
我是一位八零後現在二胎開放也是八零後生育的多!肯定是不能工作嘍!官大的帶小的,的確累啊還不是一般的累,主要是心累一刻都不能離開你的視線。我家的大的11小的3歲直接得一個勞動力來帶孩子,家裡的收入也下降了開支還大奶粉什麼的就不提了因為這也是必須的。再有就是教育問題能把人氣死,大的寫作業都不安靜,小的一會這樣一會那樣過去打擾,看書就更甭想根本不可能,感覺還是一個的時候比較清閒點。我告訴大家如果想要二胎一定要儘快因為差距不大一起帶寫作業也比較省心。差距大了得浪費一倍的時間來陪孩子。
2019-08-11 10:35
我父親他們那一輩人兄弟六個,在他們那個時代大多都是五六個,主要應該是認為農村勞動力越多越好,因為那時大多都是種地,在教育方面就沒那麼重式,現在我們這一輩一般都是一個,主要是生活壓力大現在小孩子從小到書念完,沒有幾十萬根本送不出頭,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都選擇一胎
2019-08-11 11:10
老一輩以前有一句多子多福,而現在無情的現實打破了。現在農村一兒一女最好,一兒兩女也行。總之兒子不能多,多了就頭疼(結婚)。在我當地五六百人口的村子,25歲以上未婚男的40人以上。偏遠村子更加多。以前的重男輕女使這個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
2019-08-11 14:16
以前,在農村的生育觀念里,就是一家必須得有個兒子,如果頭胎是女兒,就再生,直到生個大胖小子。即使在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下,農村超生、多生也是很普遍的,很多超生家庭都有過交罰款、孩子寄養在親戚家、家裡被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查封的情形。
現在呢,農村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改變了,不像以前爭著生二胎、三胎甚至是四胎,現在更多年輕夫妻的觀念是「少生優生、幸福一生」。不願意生二胎的主要原因無外乎這麼幾個原因:生活成本的不斷增加、傳宗接代的觀念改變、孕育過程的煎熬恐懼等等。
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的變化
自上世紀70年代我國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人口數量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由於人口基數比較大,再加上計劃生育剛開始實行的是寬鬆政策,導致在一段時間內,人口數量還是呈現較快增長狀態。
直到1992年,我國年新生人口降到1875萬之後,就再也沒有超過1800萬了,此後一直維持在1500—1600萬左右,沒有出現大的嬰兒潮。
由此看來,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我國人口迅速由高生育率轉變到低生育率,人口矛盾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人口增長過快,而轉變為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例失調、人口紅利消失以及低生育率水平。
於是,國內許多人口研究專家就提出:我國的人口政策必須轉變,尤其是生育政策應該調整。
在80年代,國家就對計劃生育政策作出了微調,比如放開「雙獨二胎」(夫妻雙方為獨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及部分地區的「一孩半」政策(第一個孩子為女孩,可生育第二個孩子)等。
進入2000年以後,很多專家就針對我國以獨生子女政策為核心內容的計劃生育政策,建議調整中國生育政策、及早取消獨生子女政策、放開二胎生育的建議,並未被採納,但是已經受到國家重視。
到了2010年,國家正式開始重視人口計劃生育調整政策。
2010年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到,要「穩妥開展實行『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的政策試點工作。」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由此,我國從1980年開始,推行了35年的城鎮人口獨生子女政策真正宣告終結,強制避孕節育也將成為歷史。
當然,不管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全面實行二孩政策,都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就有很多專家學者擔心放寬生育政策會導致人口激增,對人們的生存環境帶來更大負擔,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就業水平、人均GDP下滑、城鎮化的推進都會產生影響,反對聲音認為還應該實行更嚴格的生育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
那麼二孩政策實施後,我國人口數量變化到底怎麼樣呢?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在介紹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95億人,男性人口7.13億人,女性人口6.82億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64億人,減少1260萬人。
而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這也就是說,2018年的新生兒數量較2017年來看,不但沒有增加,反倒減少了200萬人。而鄉村常住人口減少量達1260萬人。
從以上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的發展歷程以及人口數量變化來看,自2015年國家實施二孩政策以來,並沒有出現專家們預計的火爆場面,國內沒有出現嬰兒潮,人口數量並沒有出現大的增長,農村人口數量也出現了減少。
農村年輕人生二胎越來越少,總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生活成本的不斷增加
現在人們養育孩子已經不是以前的「放養」了,而是改為「圈養」,話糙理不糙。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生活條件都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吃飯、穿衣等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要吃飽穿暖上學不考鴨蛋就可以了。
經常是老大穿過的衣服給老二穿,縫縫補補又三年,家家戶戶都一樣,誰也不笑話誰。農村孩子從來不會上補習班,能考上高中、大學了就上,考不上就回家務農、結婚生子。
現在呢,農村的年輕夫妻,已經90後、00後了,他們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更強,日常生活已經在用網絡與外面的世界接軌,他們也開始和城裡人一樣注重孩子的生活質量和教育水平了。
農村的農活不像以前需要大量人力勞作,一年到頭辛苦不說,還不掙錢。現在農村夫妻,很少有人願意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然,個別暴發戶和拆遷戶另當別論。
因此,很多農村人也就對孩子的未來不吝投入。在農村,撫養孩子的成本並不低,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這中間花費奶粉、穿衣、零食、玩具、醫療、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最少也得五六十萬。
最大的支出當然是醫療和教育。醫療方面,一場大病也使掏空農村家庭。教育方面,雖然九年義務教育減免了很多學雜費,但如果加上孩子的食宿費、培訓費,教育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的物價也真是越來越高了,孩子的衣服、玩具、零食、日用品開支也比較大。
可以說,現在農村用在孩子的費用,一年下來也得個兩三萬,這還沒考慮到未來的通貨膨脹率、購買力水平變化等等。只能說,現在在農村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和普通城市裡的家庭開支差不多。
在農村好的一點是自己有自己的宅基地,住房成本低。然而在這個「卡奴」、「車奴」、「學奴」的時代,生活成本的不斷增加,還有幾個願意做「二孩奴」。
二、傳宗接代的觀念改變
在以前農村,傳宗接代的觀念是非常強烈的,就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說得一樣,很多人感覺必須有香火的延續,而香火的延續大家都默認為男孩子。要是家中的兒媳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會認為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
如果沒有生到男孩,很多人就會繼續再生,要麼交罰款,要麼偷偷地生,把超生的孩子寄養在親戚朋友家中。等孩子長大後再接回自己家中,再給他上戶口。
農村很多人都有生男孩才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生育觀念,也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對於大說數農村老人來說,覺得生男孩比較好的,認為男孩子比較有擔當,很多事情像一些粗活重活家中有一個男孩子是非常不錯的。
再就是生一個男孩,以後的養老送終有保障了,畢竟我們中國都是兒子為父母送終的。女兒以後結婚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將來自己老了走不動了,最終守在身邊的還是自己的兒子,誰也不能老了沒人送終。所以這點是很多人生一個兒子的初衷。所以以前農村老人重男輕女這一現象雖然很嚴重。
現在,很多農村人的思想觀念轉變了。其實生男生女都一樣,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生了兒子未必將來對自己多孝順,將來買房、結婚、看孫子,都是父母的負擔,一輩子都是圍繞兒子在轉。
而女孩子呢,天生比男孩子敏感早熟,很早就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再就是女孩子一般都比較聽話,不會惹父母生氣,非常省心。長大後工作,掙到錢的第一時間都是給錢回家孝順父母,為父母添置衣物什麼的,女兒真的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
三、孕育過程的煎熬恐懼
對女人來說,生孩子就是第二次重生,就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回,有的產婦就走這回就永遠沒有回來了,有的即使「回來了」,身體、體質也大不如以前。對於現在愛美的女性來說,身材變樣、身體變形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因此,很多婆婆倒是希望多生幾個好,但是,兒媳婦經歷過一次生小孩後,很多人真心不願意再生第二胎,怕生了小孩被孩子捆綁,沒有更多的自由。尤其經歷過剖腹產的,生完一胎後,就不會考慮生二胎了。
以上三個原因,讓很多農村夫妻不願意生二胎,目前就算國家鼓勵生二胎,他們也要考慮再三,一旦生下來就要背上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想想還是不生吧!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評論。
2019-08-11 10:38
現在很多人不生二胎有很多原因.生二胎經濟壓力很大,無法承受。精神壓力也很大。現在養一個小孩從出生到長大費用是非常大的。小孩生下來要吃奶粉.吃奶粉要吃到兩歲。中間還有各種衣服鞋啊什麼的。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又是一筆很大的花費。然後小學到大學。不像以前上要不了多少錢還有就是現在年紀人嗯壓力非常的大。要養小孩還要養父母。一般光靠打工養活一家子非常的辛苦!而且自己還要特別的省吃儉用。
我們家的小孩現在上幼兒園一年的學費一萬多。還不說買衣服。買零食的錢。如果平時在生個病的話那錢根本都不夠用。還有一個小孩都把我的精力磨透了。實在是沒有精力再去生一個。
2019-08-11 10:22
1、計劃生育這麼多年,人的思維有一種習慣
2、獨生子女,習慣沒有兄弟姐妹,對下一代更沒有感覺,沒有體會更容易讓下一代就一個
3、這個年代,孩子養成成本太高,都想把一個養好點
4、這是個矯情的年代,獨生子女的一代,更多會養成自我為中心傾向更重一些,自己要過的自由,過的好,不願把一輩子都放在下一代。
2019-08-11 20:49
不光是生二胎的人越來越少。現在90後都不想生孩子了。我覺得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自由吧。沒有人非逼著你去生。其實我蠻支持丁克的。因為你不喜歡小孩子。你不生也總比你生了他不好好養他要好的多。一個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童年。童年的缺失會伴隨著他的一生。有一句話叫做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輩子治癒著童年。而且現在的開放二胎,基本上都是80後一直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而且我也不太建議80後生過多的二胎。第一:80後如果要生二胎的話現在都是高齡產婦。生孩子的話可能對自身修養不好,第二:上一輩子人總說生個兄弟姐妹一輩子和和氣氣互相扶持,但年齡相差太大,是給自己的孩子增加負擔。90後不願意生孩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錢,養不起現在的孩子早已經不是以前的孩子可以隨便生隨便養,七個八個都沒關係,現在的孩子需要好的教育好的生活方式需要父母的陪伴,90後一部分人嘗到了留守兒童的痛苦,斷然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過著整天期盼父母回家的日子,如果孩子生下來不能給他想要的生活,寧可不生,這才是真正的對孩子負責!
2019-08-11 12:45
新時代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二胎政策也開放了,但是很奇怪,越來越少的人願意生二胎,以前是多多益善,現在反而是不想生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條件好了,不想去受罪了
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簡直就是受罪,很多人嘗試過一次,沒有勇氣再嘗試了,況且這個時間很長,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
2.二胎如果生下來要對他或她負責,並不是舊時代那樣餓不死就行了,教育培養就是很大的一個投資,很多人認為不如拿這個條件來享受更好
3.如果頭胎是兒子,更不願意去嘗試二胎了
他們認為有香火傳下去就行了,不必在意多少個
4.很多人不想以後分家的事情煩惱
5.其他很多有關習俗,習慣,傳統,和其他個人意識上面的事情
以上原因表明二胎越來越少,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缺乏生產力動力,這樣對社會也沒有什麼好處,長遠考慮,還是三思而後行!
2019-08-11 10:26
在過去的農村,每家每戶至少都是五口之家多則十幾口,尤其是爺爺奶奶一輩的,哪一家不是七八個孩子生養著,所以到了現在就有很多叔叔姑姑和姨媽舅舅那時候的人們是沒有計劃生育概念的,更不要提避孕了,是能生則生,講究的是兒孫滿堂,孩子們多了,家庭大了就熱鬧,直至父母輩的這一代也是多生多養的狀態。但是到了我們這一輩可就不是這樣了,現在很多結了婚的8090後,都不願意再生二胎了,大概有以下這麼幾個原因。
思想的轉變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在越發達的地區,家裡很少有多個孩子的,現在國家經濟發展,農村人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年輕人,以前都講究兒女雙全,人多就是財,還有重男輕女等觀念,現在講究的是男孩女孩都一樣,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信息傳播速度快,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家的思想,慢慢的就被很多新的觀念所影響。
經濟問題
很多農村出來的年輕人,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打工謀生,家裡很多只是老人和留守兒童,如果農村的就業環境不發生改變,這一現象還將繼續持續下去,是否生二胎取決於自身的經濟能力,尤其是農村當家庭經濟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的發展,生二胎可想而知,對於家庭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
撫養成本不斷攀升
生兒容易養兒,成本是相當大的,有權威數據顯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二胎出生率是不理想的,尤其是當今的80後是二胎的主力軍,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獨生子女結合家庭,就得有四個老人的照顧,撫養成本,包括小孩出生以後的教育醫療技能培訓,都是一筆不小的開出。
由此可以看出,農村的年輕人不願意生二胎是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有自身思想觀念的原因,也有生活壓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等等。
2019-08-11 11:03
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是現在不光農村,願意生二胎的人越來越少。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物價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僅僅是讓他吃飽的問題了,又加上現在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這樣的觀念,使養育一個孩子的的成本大大提高,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其中付出的那是不計其數。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孩子出生後更傾向於比較好的資源及教育資源的配置,這些對於一個普通家庭都不是小數。
2.生二胎有沒有人帶娃
帶娃是個大問題,兩口子都有事業,如果沒有父母幫你帶,或是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去找保姆。靠自己跟媳婦帶娃去是很累的。
3.生孩子的性別選擇問題
作為農村人,假如你一胎生了個姑娘,那肯定是要二胎了,但是你假如一胎生了個兒子,這也會成為你選擇要不要二胎的選擇項,現在養男孩的成本更高,尤其是現在房價和彩禮這麼貴。萬一生個敗家玩意呢!
4.現在的年前人觀念
普遍現在的年前人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生二胎會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有不少夫妻選擇不生,或者少生。
2019-08-11 13:52
現在的農村,願意生二胎的越來越少了。
首先,現在的農村對於我們八十年代或者七十年代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新興農村了,科技的發達,大部分農村也不是以前缺水缺電的時代了,消費水平也顯著提高。
作為新一代的農村年輕人他們接觸的新事物方方面面,對物質的要求也不僅限於溫飽了。有能力的都住進小二樓,有家庭代步車。消費觀念也和老一輩不同,不禁追求物質享受,精神享受。而這些也需要有經濟基礎的支持。
如今的農村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也不低。她們也要上幼兒園,吃穿住行,也是很大的投入。最主要的是對於孩子教育質量的重視,有條件的也會給孩子報興趣班,輔導班。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絲毫不少,我想這也是家庭支出的一大部分。
總之,生活壓力太大,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能想的開,男孩女孩有一個就行,生命得以延續,生活質量也不會降低。
2019-08-11 10:32
首先是因為「現在的物價上漲,養育生活成本增加」;現在不是以前那個時代,只要讓小孩吃的飽穿得暖就行,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教育和生活質量很關鍵,最主要的是現在的生活壓力大了,養育成本也增高了,一個小孩從出生到讀書,再到上大學結婚,一路都在燒錢,如果是生兒子的話,結婚還要買車買房備彩禮,因此,讓許多農村的年輕人對生二孩「望而卻步」。
另外是因為「精力有限、不想讓子女做留守兒童,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孩子」;現在的農村,因為沒有就業機會,很多農村夫妻都在外面打工,孩子則交給自己的父母照顧,變成了留守兒童,很多年輕人考慮到自己的工作環境以及現有的情況,害怕沒有精力照顧二個小孩,只能放棄生二胎的想法。
最後是因為「條件限制,有錢再生」,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還有部分年輕人覺得現在生活壓力太大,培育孩子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沒錢生了還會讓孩子過苦日子,所以,才會有不想生育二胎了
2019-08-11 11:14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沃土鄉情。
2016年二胎政策放開到今年2019年已經3個年頭,人們表現的冷漠和前10年相比有天壤之別。那時講究兒孫滿堂,以前為了多生個孩子尤其是男孩,真是東躲西藏,「超聲游擊隊」現象出現了,政府計生部門的拘留罰款前賭后截,打擊超生,手段不知有多少,也沒有控制住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現在放開了,人們的想法卻相反了,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
現實是每個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不惜餘力,下盡血本的培養,小小年紀就開始報各種學習培訓班,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至於有的家長會抱怨孩子什麼也沒學會,自己卻棋琴書畫無所不通,真是不只是心累身也累。
還有就是攀福現象嚴重,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得有,孩子一出生奶粉吃好的,玩具玩好的。尤其是家裡有一個男孩子的更不敢要二胎了,生個女孩還好,生個男孩子一說就要命了。現在農村娶媳婦困難,彩禮就十幾萬,樓房小汽車是標配,一個男孩子就百萬,結婚成本太高了,思想壓力太大,男孩家庭思想負擔著實重。
農村雖然發展不錯,經濟收入還是普遍不高,很多家庭經濟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的生活。
現在年輕父母幾乎都有工作,想方設法的多賺錢養家,為了生活不得已讓家裡長輩給看管孩子,有的長輩年紀大了,年輕的小夫妻們也不想再過多的拖累老人。
以上說的也許不全面,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探討。我是沃土鄉情,喜歡我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