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
- 10719035448
- 閱讀量:0
- 2018-01-10 14:25
白洞和黑洞力量正好相反,為什麼說白洞更可怕?
白洞和黑洞力量正好相反,為什麼說白洞更可怕?
2018-03-29 11:09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白洞是怎麼被提出的。
在上世紀60年代,人們觀測到很多高能天體物理現象,例如宇宙X射線爆發、宇宙γ射線爆發、超新星爆發、類星體、脈衝星,等等。
這些現象用已知的物理學規律是無法解釋的。例如類星體,這種星體個頭很小,卻亮度極大,它與我們之前認知的天體迥然相異。
這個時候,白洞的說法就出現了。
白洞和黑洞都是利用愛因斯坦相對論推導出的特殊天體。
在假想中,白洞與黑洞是完全相反的,黑洞是只吸不吐,白洞則是只吐不吸。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內,無論什麼都逃脫不了,白洞則完全相反,白洞的事件視界範圍內,什麼都不能進入。
按照科學家的假想,白洞和黑洞是相聯繫的,類似於雙胞胎的存在。黑洞負責吸,白洞負責吐。
很多人疑惑,黑洞不斷地吃吃吃,怎麼不會被撐死呢?
答案可能有兩個:
一是黑洞里時空被高度扭曲,三維世界變成了四維、五維空間,從三維世界里向四維世界灌東西,怎麼可能灌的嘛呢?
第二個原因,可能就是白洞的存在。
因為黑洞和白洞都是超大質量的天體,如上所說,它們會將時空高度扭曲,正因如此,很多人,包括霍金在內,都認為黑洞裡邊存在著穿越時空的蟲洞,進入黑洞之後,會從另一個未知時空中被白洞吐出來,當然,現實可能不會像電影《星際穿越》里的庫伯一樣,因為在進入黑洞時,任何東西早已被撕成了碎片。
這並非完全的假想,2015年,科研人員就曾創造了一個微小的磁蟲洞,使磁場超出常規三維限制,完成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穿越。但這種蟲洞不能傳輸物質。
還有一種說法是,黑洞最終會爆發,然後轉變為白洞,開始向外狂吐東西,從而形成新的星系,甚至是宇宙。
之於你說的,白洞是不是比黑洞更可怕,我覺得這方面兩者應該沒有什麼可比性吧?
2018-04-13 15:45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當一顆恆星衰老時,它的熱核反應已經耗盡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產生的能量已經不多了。這樣,它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起外殼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物質將不可阻擋地向著中心點進軍,直到最後形成體積接近無限小、密度幾乎無限大的星體。而當它的半徑一旦收縮到一定程度(一定小於史瓦西半徑),質量導致的時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無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誕生了。
由於黑洞的密度極大,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密度=質量/體積,為了讓黑洞密度無限大,而黑洞的質量不變,那就說明黑洞的體積要無限小,這樣才能成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恆星「滅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質量極大,體積極小。但黑洞也有滅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論,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種名為「隧道效應」的現象,即一個粒子的場強分佈雖然儘可能讓能量低的地方較強,但即使在能量相當高的地方,場強仍會有分佈,對於黑洞的邊界來說,這就是一堵能量相當高的勢壘,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通過量子力學的方法得出結論:黑洞不僅能夠吸收黑洞外的物質,同樣也能以熱輻射的方式向外「吐出」物質。而這種量子力學現象,就被稱為霍金輻射。
所以,黑洞並非只進不出,黑洞吞入的物質,將以能量的方式釋放出來。
至於白洞,只是人們對黑洞很多問題不理解,而杜撰出來的一個東西,目前只發現有黑洞,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白洞。
白洞假想圖:
2018-03-29 15:03
哪來的白洞?連黑洞的定義沒整明白,又扯白洞,唉!
黑洞里是恆星的一生,是死亡的恆星,和白洞有毛的關係?
也許有白洞,讓全世界的科學家熬瞎眼,也找不到真中的奧秘。因為「科學家為名為利」太不要臉了!!!!照片這是真正的黑洞,科學家懂嗎?提問題的人懂嗎?真不耍臉,站出來!!!不要混水摸魚,不管你是NASA的,還是鬼叫的,讓你永無出頭之日。
文章,照片,本人原創。
2018-01-10 16:16
上學時看科幻雜誌提到過白洞,有說法認為黑洞吸進去的東西,會從白洞出來,就像絞肉機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要不然黑洞只吸不排,想個貔貅,質量會越來越大,最終把整個宇宙都吸進去了。然後再次大爆炸,宇宙重新開始演化。
2018-03-10 17:40
還沒有白洞這樣的天體
這個是上世紀的假象天體:白洞和黑洞相反,一個吸收,一個噴射。
白洞爆髮式的噴射物質和能量,所有物質都無法進入白洞(光也是)
雖說計算上可能存在,還沒有任何理論和觀察現象支持這樣的天體。
但是黑洞碰巧有許多觀察性的證據表明它是存在的天體。
那理論上講白洞和黑洞相比誰更可怕?
主要可能的是白洞可就是黑洞本身,黑洞一端吸收物質,另一端噴射物質,就像一個巨大的時空隧道
所以沒法比
2018-03-10 20:04
我認為的白洞就是宇宙大爆炸,只不過,白洞是比較平穩的「爆炸」。如同火箭噴射之於炸藥爆炸。
霍金認為,黑洞應該叫灰洞,即黑洞往外輻射能量,沿著兩極。理論中的白洞也是往外輻射、拋灑物質,不同的是全面拋灑。
拋灑出的物質可以是強輻射,也會是可以形成星系的大量物質。
試想,被白洞的輻射(比太陽光強N倍)燒灼,甚至被白洞拋出的「天體」擊中、改變運行軌道還會有多麼可怕。
2018-03-10 16:55
首先來說黑洞不是一個洞,它是一個天體,只是它的行為像一個洞,不停的吸星際物質。如果黑洞不是一個洞,那也就沒有洞口了,所以也就沒有不停噴發物質的白洞了。黑洞不停吸東西是真的,但是黑洞也在不停的蒸發自身。
2018-03-30 15:04
黑洞,是一個密度極大的星體,這個星體密度太大,所以,就像錐子一樣,宇宙空間就像是一塊布,承受不住錐子的刺穿,所以就出現了黑洞,這個洞的另一面,是另一個宇宙,由於黑洞的密度大,所以引力也大,一般的物體靠近黑洞之後,都逃脫不了,等到黑洞吸引的星體足夠多之後,密度變小,又會變成一個正常的星體,黑洞最終消失。
2018-03-30 11:40
白洞和黑洞的力量相反。黑洞不斷地吸收物質星雲星體,連光都不能逃脫,說明吸引力太強大了。白洞是不斷的吐出,產生宇宙高能x射線、宇宙高能γ射線、超新星、類新體、脈衝星等,是由科學家想象出來解釋現象。其物質只能出不能入,光都不能入,說明強大。黑洞只能進不能出,多了會容下嗎?容不下,會怎樣……白洞只出不進,會出光,出光了會怎樣……黑洞白洞都是愛因斯坦利用相對論推導出來的,它們是連體——整體,黑洞進白出,平衡,容得下不會無。沒有誰比誰更可怕。
2018-03-29 23:54
臆想一:黑洞在一個穩定狀態下,黑洞可以吸物質,但如果周圍都是真空,也就不再有物質進入,破壞黑洞穩定,黑洞內部劇烈運動形成白動。
臆想二:黑洞是進入隧道產生的,白洞是出隧道,隧道內汽車速度低,發生小事故多;白洞速度快,事故嚴重程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