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3)

  • 470193373719268

    2019-08-10 22:43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現在父母經常會有這樣的猶豫,到底要怎麼養,怎麼教育?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但是我不是這樣以為,我覺得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要富養,我說的富養指的是精神層面,眼界方面。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對於物質層面那個人每個家庭的經濟程度都不相同,所以沒必要去對比。只要在我們能承受的範圍給他我們能給的相對比較好的,就可以了。物質方面可以窮養,讓他們懂得節儉。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對於精神層面和孩子的眼界這方面我覺得要富養。一個人的眼界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所以在他還小的時候要拓寬孩子的眼界。在假期可以帶孩子去旅遊,增長見識,讓他知道知識不僅僅存在課本上,也會在生活中。讓孩子知道世界是美麗的,精彩的。同時也要帶他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是不容易的。比如可以帶他去農村,不是看而是去做。並且堅持一段時間,要讓他知道世界是美麗的,但是生活也是艱辛的,並不是所有人生下來都是幸運的。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雙手創造的,懂得珍惜才會創造美好。

  • 3214580547854627

    2019-08-10 22:00

    27/28 分步閱讀

    孩子要窮養和富養的問題,一直以來爭論不休。

    2/28

    聽同事們說,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

    兒子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所以要有頑強,奮進的品格;窮養能磨練他的意志,讓他面對以後的磕磕絆絆不至於承受不過。

    女兒嘛,父母並沒有寄予很大的希望,能溫和,優雅的過一輩子便是幸福,所以,能眼光犀利的在眾多男子中挑一個合適的伴侶,便足亦。眼光是經年累月積攢下來的,富養的女兒有見識,不會輕信花言巧語,更不會被一時的美好騙的墜雲霧中。

    3/28

    聽起來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凡事有度,由於各人理解的偏差,許多父母都僅僅停留在窮養和富養的字眼表面。認為應該窮養的父母視孩子的需求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哪怕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他們也執著己見,不予理睬。

    而認為應該富養的父母,在物質上過度的滿足孩子,使其形成驕縱蠻橫、唯我獨尊、狂妄自大的品性。物慾過度,孩子的選擇性太多,他就體味不到得之的幸福感,從而變得麻木,這些孩子多數幸福指數很低。

    4/28

    我個人覺得,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注重內在的涵養和見識,而不是糾結於富養窮養的問題。

    5/28

    有條件可以讓孩子讀「 昂貴 」但理念很好的學校,有一流的師資,良好的配備,先進的科技,為什麼不讀呢?我知道有些學校除了硬性的課程以外,還有短期露營,課外科學實驗,根據學生的興趣還開展各種社團活動;師資力量強大;學校配備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還有標準的游泳池;課件休息時的IPAD室。孩子能在這樣的地方學習,不管是知識儲備還是課外拓展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有了這麼豐富的精神食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定會被轉移到一些正確的,有價值的追求上。

    6/28

    有條件可以帶孩子週遊世界,在旅途中學到看到各地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可比地理書上學到的記憶的深刻的多了。旅行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增大格局。《卡爾•威特的教育》裡面,老卡爾帶著小卡爾走遍很多地方,豐富的經歷給小卡爾後來的取得的成就做了很重要的鋪墊。老卡爾深信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百聞不如一見。」

    7/28

    有條件可以帶孩子去欣賞音樂會,話劇,舞台劇。藝術和美的薰陶造就孩子高貴的氣質。讓孩子接觸一切美好的東西,慢慢的沉澱下來就成了孩子內在的東西。

    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在孩子不反感的情況下,讓他得到細緻的培養。音樂可以放鬆心情、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美術能豐富想像力、提高表現力、陶冶情趣;舞蹈可練就形態美、提高協調力。孩子不一定要以藝術為生,但是藝術能讓他的生活更有朝氣,更加多姿多彩。有一兩樣興趣愛好,就可以尋到同道人一起撫琴言歡,惺惺相惜。而不是一有空就鬥地主,打麻將,吹牛逼。

    8/28

    綜上所述,富養的不是物質,是精神。如果父母不夠重視孩子的內在發展,僅僅用物質來滿足孩子的需求,給他超出一般標準很多的優越生活,內在的空虛與外在的富足一衝突,就會滋生出攀比的心理現象。炫耀和攀比往往是自信心不足,內心的某處嚴重缺失。我所理解的貴族,是從來不會炫耀和攀比的,他們溫和,紳士/淑女,擔當著社會的某種責任,嚴格遵循祖宗留下的某種規則。內心強大而自持,無需炫耀。

    9/28

    因此,社會對富二代的偏見應該也是一部分人造成的,他們父母一般是暴發戶,曾經的物質匱乏讓他們極力想給下一代一個豐厚的物質環境,他們傾其所有為孩子買這個買那個,卻並沒有時間和心思去經營孩子的內心世界。住別墅,買賓利,打高爾夫,揮金如土,花天酒地,這些被某些人所認為的貴族精神,其實就是暴發戶精神。這些人自己內心就相當空洞,更何談給予下一代豐富的精神供給呢?

    10/28

    許多問題不是富裕造成的,是人格和品性造成的。

    11/28

    那麼,窮養呢?窮養是不浪費,讓孩子正確的看待金錢,並且形成良好的理財觀念。要告訴孩子的是,錢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是必須的。錢只是我們生活的一種工具,不是目的。它可以讓我們生活的更自由。有錢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情,僅此而已,不是最終的人生追求。因此,我們要認真的對待金錢,不浪費,不盲從,就像對待我們一個夥伴一樣。

    12/28

    有了正確的金錢觀,還要培養孩子一個財商。何謂財商,財商即理財能力。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實現成功人生的關鍵。財商和智商、情商一起被教育學家們列入了青少年的「三商」教育。

    洛克菲勒,從小家教很嚴,靠給父親做「僱工」掙零花錢。他清晨便到田裡干農活,有時候幫母親擠牛奶。他有一個專用於記帳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後,按每小時0.37美元記入帳,爾後與父親結算。這件事他做得很認真,感到既神聖又趣味無窮。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嚴格照此辦理。

    13/28

    讓孩子斤斤計較他的財務支出,不是摳門,而是讓他摸索出如何掌控金錢。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錢,就能管理好許多其他的東西。我們許多家長,一說到 「 窮養」 ,就感覺天天在和小孩子吵架,

    「 你看看你,又弄壞了,我每天掙錢容易嗎?」

    「 你要省著點花,我們家沒錢的勒!」

    「 我省的跟什麼一樣,你卻大手大腳的花。」

    14/28

    這不叫窮養,這是叫窮,你整天跟孩子叫什麼窮呢?窮是你自己的事情,關孩子什麼事?是孩子讓你窮的嗎?所以我家裡再怎麼困難,都不會在孩子面前講。畢竟是我們自己不夠努力。因為窮,我甚至會在孩子面前生出許多愧疚,是因為我生了他,他沒有選擇,而讓他來到我家,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自由吸收精神的養分。所以我必須要更加的愛他,給他一個充實、豐盈的童年。

    15/28

    叫窮並不能讓孩子形成一個節儉的習慣,反而會讓他們對未來感到彷徨。也不利於他們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如果父母整天的都在叫 「錢,錢,錢 」。他們可能就會覺得錢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父母為什麼每天都掛著嘴上呢?

    16/28

    如果是真的很困難,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們家現在有點困難,不能給你買XXX,但是爸爸媽媽願意努力為你爭取,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即使孩子沒有得到物質的滿足,起碼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因此也會更加自信。

    17/28

    如果有條件,我覺得對孩子的物質條件不用太苛刻,時代在變化,以前人人皆窮人人平等的環境不在了。適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並不會養成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相反,如果僅僅抱著 「 窮養 」的觀念不放,對孩子恰當的需求也視若洪水猛獸,置之不理或者厲聲呵斥,會造成孩子對自身的懷疑和對父母的不信任。

    18/28

    假如孩子向父母討要一個遙控汽車,大家約好周末去比賽,父母依靠自己的經驗,不同意,一句 「學習就學習,遙控車玩玩就壞掉,要什麼遙控車?」把孩子的嘴巴堵牢,任憑孩子怎麼乞求不動心,堅決認為孩子不能「慣」,要「 窮養」。孩子會怎麼想?別人都有,為什麼他不可以有?父母花錢一擲千金,自己要個玩具這么小氣,他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甚至還會懷疑自己是否值得擁有一些好的東西!

    19/28

    父母要做的不是簡單粗暴的堵住孩子的嘴,而是真正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我們有多少父母,按照自己的經驗行事,他們給孩子的往往是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卻從來沒有聽見過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就像別人需要的是一個蘋果,你卻偏偏塞給他一個香蕉。在孩子提要求的時候,父母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要買?是否值得購買?如果不能買,也應該給孩子解釋清楚,你是值得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但是這個東西呢?我認為你不需要。但是爸爸媽媽還是很愛你的,如果你真的很需要的東西爸爸媽媽一定會為你買

    20/28

    一個媽媽帶女兒去光超市,女兒盯著一個水杯不放,一定要買,只要十幾塊錢。媽媽不同意,女兒大哭。朋友見狀就權這個媽媽, 「十幾塊錢的東西,幹嘛非要惹得孩子哭啊?」 媽媽最終還是沒買,她等孩子平靜下來,溫和的告訴孩子:「 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杯子,但是我們家杯子已經有好多個了。我們只買我們需要的東西,「 回去的路上,朋友責怪她對女兒太摳門,她說:「我只是要讓孩子明白,並不是買的起,就可以隨便買。錢是用來買需要的東西,不是用來買個樂兒,聽個響兒。」

    21/28

    讓孩子的生活能達到一般標準就可以了,太過於滿足或者太過於苛刻,都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太過於滿足,讓孩子形成高高在上的特殊感,目中無人,自私,冷漠,缺乏忍耐,吃不了一點虧。物質的富足和精神上的空虛更容易導致素質的缺失,失了期盼,孩子會變得麻木,更無所追求,甚至玩一些危險的刺激的遊戲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22/28

    太過於苛刻,會讓孩子情感受挫,令孩子過於追尋物質,不能安靜的學習和成長。而長期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和扭曲的人性缺陷。很多家長都會這個體驗,孩子鍾情於某一樣東西零食,越是控制越是愛的不可收拾,買一大包放在桌子上,他反而不怎麼感興趣了。被滿足的童年是愜意的,被滿足的內心是安靜的。當孩子摔倒了,即使不疼他也哭的撕心裂肺,原因只有一個,他需要媽媽的安慰,如果得到滿足,他很快就止住了哭聲。

    23/28

    物質過於苛待孩子,容易讓孩子花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物質。一旦有了得來的機會,他比其他的人更加在意物質。甚至會不擇手段的取得。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利益追逐,就會忽略精神層面的精進。他們掙的錢永遠不夠,想要的永遠更多。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幸福嗎?不會。

    24/28

    我們老一輩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是又有多少吃了苦的人還是在受苦,並沒有成為人上人。成為人上人的主要因素並不一定是吃苦,還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機遇。我也看到很多貧窮的人,安於現狀,眼界狹小,格侷促狹,難道說他們吃的苦不夠多嗎?如果吃苦就能讓人成功的話,父母為什麼不把孩子送到索馬利亞、盧安達、阿富汗這種地方去呢?

    25/28

    窮不必然塑造優秀的品質,優秀的品質來自父母的愛與教育,必要的資源供給,眼界和閱歷,父母的生活態度等。

    26/28

    富也不是造成孩子拈輕怕重、驕橫奢侈,目中無人的元兇。父母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加上良好的環境支持,孩子會在富足的道路越走越好。

    27/28

    所以,不管家庭貧富如何,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投入。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富無可榮,貧非可恥。富不驕,貧不卑。而不是在富養和窮養上面去摳字眼,較高下。

    28/28

    對孩子的教育最有價值的,永遠都是愛和智慧的賦予,這些賦予無關貧富,無關學識,無關出身,卻昂貴得難以估量。

  • 59954484888

    2019-08-12 17:11

    這個話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那麼孩子到底是應該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呢?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窮養兒,富養女,」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說:在金錢上對孩子,男孩子應該窮養,女孩子應該富養。因為男孩子以後要成家立業,承擔起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不能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而女孩兒以後要嫁出去,如果窮養的話,以後到婆家在物質上和生活上會受一定的委屈,所以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01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金錢上的窮養與富養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在這裡我非常的支持對於男孩子金錢上窮養,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節約,花錢不大手大腳的習慣,以後才能承擔起一個家庭中男人的地位。

    對於女孩子來說,我是非常支持富養的,孩子只要不提出過於過分的要求,那麼能滿足孩子的時候儘量去滿足。

    這些都是在金錢上對孩子的教育。

    02

    精神思想上的富養

    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精神上對待他們都應該是一樣的,這樣才能養成孩子以後活潑開朗,熱情大方的性格。對以後的人生路有很大的幫助。

    精神上的富養並不是一味的去溺愛孩子,而是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給予一定的精神上的幫助。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找到原因,及時的為孩子糾正,並在精神上去鼓勵,支持孩子。

    03

    生活中的窮養與富養

    在生活中,對於孩子想要買的一些東西應該分類別。一些垃圾的用品,對孩子沒有幫助的東西,可以選擇性的給孩子買,甚至可以不買。比如電子類產品,雖然這些東西能開發孩子的智力,但是對孩子的視力以及身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並且會成癮。

    對孩子買東西的時候多買一些玩的東西,比如一些魔方拼圖、繪畫工具、音樂、運動類型的器械,這對孩子的鍛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對於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這個問題我認為該摳的時候就應該一毛不拔,該大方的時候可以滿足孩子一切需求。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大魚教育領域創作者,對於這個問題,你的什麼呢?

    歡迎關注,並且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探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