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國里的徐庶沒有老母親,劉備還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嗎?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6)

  • Meroy歡歡

    2019-08-10 13:31

    所有的必然結果都是有偶然因素組成的,歷史無從改變,我們只能是略做推敲。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首先呢,先說劉備吧,劉備手下,關張趙皆是萬夫不當之勇,可劉備為什麼會瓢潑半生而仍無立足之地呢?不在乎有武將可不會用啊,缺少重要的謀臣,這也就是劉備與司馬徽相談時,一聽到伏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後,苦苦追問的原因。一見徐庶忙問,你是伏龍鳳雛嗎(他還不知道這是兩個人)?由此可以看出劉備也是求賢似渴。但是一個徐庶對他夠不夠用呢?當然不夠了,第一,人劉備是要與天下爭雄的,將來可不能全靠一個人啊。第二,你不用就會為他人所用,所以呢,用不用先不說,劉備肯定會先拉過來再說,寧可不用也不能給別人吧!還有就是,劉備得了諸葛亮,不照樣收了龐統嗎?要多多益善啊!所以呢,就算徐庶不走,劉備知道諸葛亮,也還是會照樣請諸葛亮出山的,至於到時候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讓徐庶去求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再說徐庶,徐庶其實第一次見面就應該知道劉備想要去求得諸葛亮,但他並沒有幫劉備,甚至都沒有點明諸葛亮就是臥龍先生。可見徐庶是藏有私心的!另外,還有的盧馬的事,到底是一個玩笑還是徐庶的毒計,就只有他自己能說清了!當然,劉備後來收了龐統後,就帶龐統入川,除了為防止東吳,就不一定沒有試一試龐統的本事,並且讓龐統立功以平衡諸葛亮的意思吧!所以徐庶的私心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徐庶的謀略並不低,曹操拿他母親做文章,逼徐庶不也是讓徐庶幫劉備數次打敗之後,沒辦法了嗎?(曹操這不就是寧可我不用也不能為他人所用嗎?)還有後來龐統獻連環計,曹營不也就他看穿了嗎?他也希望劉備能以他為重,當然不願諸葛亮來和他爭。

    再說諸葛亮,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要是誰真的認為諸葛亮就是打算終老南陽,那就太天真了。人家是在等,等合適的主公,等合適的時機!那諸葛亮會投向誰呢?首先東吳肯定不會,為什麼,東吳的大臣基本都是東吳人,他去了得不到重視,出不了頭啊!曹操也一樣,曹操手下能人異士太多了,而且曹操勢力也成熟雖說曹操也是禮待名仕,卻也得不到重視。對於諸葛亮來說,得找一個有野心,有點能力,但是呢,暫時不得志的小勢力,他去了之後呢,能夠立即迅速出人頭地,受到重視,放才能一展其抱負的主公。這時候,劉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可是呢,他又不能主動上門,得讓劉備來求他!至於三顧茅廬什麼的,自己要拿拿架子就是了,如果徐庶在,劉備又不便於三顧的話,那兩顧也不是不可以的嗎?對於諸葛亮來說,咱得看清形式,既不能要少了,也更不能要跑了啊!

    所以說呢,不論是從劉備還是諸葛亮來說,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是一定的,而且劉備一定得去求人家出山。至於早晚,那就一看徐庶什麼時候說,或者劉備啥時候知道諸葛亮了。即使劉備忘了,諸葛亮也會想辦法提醒劉備的!

  • 100092469372

    2019-08-10 13:55

    元直走馬薦諸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題主的問題可以理解為徐庶若在,劉備還需要諸葛亮嗎?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我們先說說兩人,徐庶,字元直。劉備在新野時可謂窮的叮噹響,兵少將稀,曹操來攻,曹仁擺八門金鎖陣,被徐庶一眼看破,大破八門陣。後又火燒博望坡,一時間徐庶名聲大作,曹操利用徐庶母親,招降徐庶,這才有了元直走馬薦諸葛。後來長坂坡一戰,徐庶一句話讓曹操只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為劉備保下智勇雙全的趙雲。火燒赤壁,諸葛亮和周瑜兩人定下計策,被徐庶一眼看破,不但沒說,還小幫了一把。可見徐元直才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兩人本就是友,見識差距過大,也成不了朋友。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如果徐庶沒有出走曹營,以他的能力,保劉備三分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諸葛亮幫助劉備達到的高度。

    那麼劉備還會三顧茅廬嗎?答案是會,誰也不嫌棄輔佐的人多,劉備勢力擴大以後,更是如此。有臥龍以後還不是招攬鳳雛,所以這個問題是肯定會三顧茅廬。可能會因為徐庶在,耽誤一些時間導致諸葛亮被他人三顧茅廬。本文以三國演義為本,畢竟大家喜聞樂見。

  • 4234927478413539

    2019-08-10 14:25

    我也是剛看完《三國演義》電視劇,感受很深,特別是諸葛亮的計謀,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很讓我佩服,正應證了女為知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那句話。劉備從桃園三結義開始雖然有猛將,張飛,關羽,可苦於沒有軍師,有滿腔抱負,確像無頭蒼蠅沒找到出路,後來遇到徐庶給他出謀劃策,劉備也是很看中,以至後來徐庶被曹操設計騙回時痛哭流涕,徐庶走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說他與諸葛亮比如螢火與皓月,並在曹操處多次說起諸葛亮的才能,足見徐庶這人正直不屙,水鏡先生也說過徐庶與諸葛亮是摯友,再者劉備也是以賢德著稱,求賢若渴,所以就算徐庶沒有老母親,也會向劉備舉鑒諸葛亮,劉備為了匡付漢室也會禮賢下士去請諸葛亮出山。

  • 109569897413

    2019-08-10 13:55

    三國很有意思。曹操占天時,孫權占地立,劉備占人和。桃園三結義後,劉備帶著結義兄弟,東奔西竄,雖有武將和少量的兵力。卻少一個軍師,所以一直是亳無目標,亂撞。如果沒有徐遮回身薦孔明,劉備也和袁術,袁紹差不多了,慢慢會被消滅的。也沒有三國之說了。

  • 72043353309

    2019-08-10 13:20

    如果有人給劉備分享說臥龍先生的話,那麼劉備絕對去去請的,也就會三顧茅廬的,畢竟徐庶的才能不足以讓劉皇叔完全拿下江山

  • 2222148032

    2019-08-10 12:05

    如沒有徐庶走馬薦諸葛可能就沒有劉備三顧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