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專業錄取了,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 歡歌得笑
- 閱讀量:0
- 2018-07-20 19:57
2018-07-21 18:33
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源於當初的京師大學堂農科,現為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我國農業學院的No.1,並且是「雙一流」大學,副部級單位。在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等學科獨具特色和優勢。由於歷史淵源及其使命,截至目前,中國農大在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方面特色鮮明且優勢互補。
農學專業是做什麼的
根據該校農學專業培養目標:以國家農業和作物學科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中心,以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為突破口,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自然科學基礎、紮實的農學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將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科學相結合,滿足農業現代化需求,成為現代農業及相關領域富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
農學專業師資力量
大學里專業好不好,畢業生受不受歡迎,主要看其師資力量,其他的教室、教材、教學方法都一樣。
中國農大的農學專業師資力量不是一般的強!
農學專業所在的農學院擁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和雄厚的科研力量:
1.教師隊伍包括:院士1名,長江學者3人,國家傑青10,「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8人,「青年千人」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0人,北京市糧經作物創新團隊崗位專家1人,
2.團隊榮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111引智基地1個。
3.實驗室等硬體設備:國家玉米改良中心、教育部雜種優勢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作制度重點實驗室等10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中心。
4.科研經費:年均科研經費約1億元。
5.實習條件:在北京、河北、吉林、海南等地建有試驗農場,與多個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共建學生實習基地
小結
看到了上面的介紹,我想你可能明白了吧,這是一個金子般的專業!恭喜!
2018-08-06 11:59
「農民將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職業」
隨著科技進步、產業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被看好,農民已經不再是傳統印象中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職業了。
我們敬愛的習大大在今年兩會上也強調:「將來要引進職業農民,讓大學生甚至是海歸人才主動回鄉務農,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這樣一個有幹頭,有說頭、有看頭、有賺頭的行業,想必將是一個熱門的方向。
什麼是農學?
提起農學,人們馬上會聯想到「農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地勞作」。
廣義的農學是指農學門類,狹義的農學是指農學專業。
農學門類下設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林學類、水產類、草學類等7個專業類,約含27種專業。其中,最主要的專業類就是植物生產類,共設農學、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科學與技術等11種專業,約佔農學門類中專業的1/3。
其實廣義的農學涵蓋了農、林、牧、副、漁等多個行業。
今天主要介紹的農學是狹義的農學,也就是農作物栽培與育種。它屬於大農學門類下的植物生產專業類的一個分支專業。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劉慶昌說:「農學專業主要研究四大塊內容,一是遺傳育種理論方法;二是新品種;三是高效栽培技術;四是耕作制度。」
簡單地說,如何選種、育種;如何增加農作物產量;在全國範圍內,哪些地方種植什麼作物最好;在同樣一個地方,怎麼樣進行輪作、兼作等等。這些都是農學需要研究的問題。
農學專業學什麼?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作物生產、作物遺傳育種以及種子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 能在農業及其它相關的部門或單位從事與農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生物科學、農業生態科學、作物生長發育和遺傳規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 受到作物生產和作物新品種選育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 具有作物育種、作物栽培與耕作、種子生產與檢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 掌握生物學科和農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 具備農業生產,特別是作物生產的技能和方法;
4. 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 , 了解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
5. 熟悉農業生產、農村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 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 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7. 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 , 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作物學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應用概率統計、遺傳學、田間試驗設計、農業生態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育種學、種子學、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推廣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 ( 畢業設計 ) 、科研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等 , 一般安排不少於 30 周 。主要專業實驗:作物發育形態、田間診斷、作物雜交和選擇、種子生產。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農學專業就業方向
目前,全中國總人口13億人,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和不斷減少的耕地,唯有農業科學才是促進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而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的農學人才,將會是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總體來說,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與地域性關係比較大,也與農業經濟的發展有關。農學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
1. 公務員
畢業生可在國家、省、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等工作很普遍,大學生「村官」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基層。農學專業的畢業生專業知識豐富,具有很大的優勢。
2. 農業科研單位
除了公務員以外,該專業畢業生還可以到各省市、鄉鎮的農業、園林及植物等部門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生產及管理等工作。
3. 農業類院校
除此之外少部分畢業生會進入各類農業院校,從事相關教學及科研工作,但這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一般都比較高。
4. 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類企業和公司
如在種子、農藥、化肥公司從事生產、銷售、研發等相關工作。
「務農」也要高學歷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農學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4500人-5000人,本科就業率連續三年在85%-90%區間,處於中等偏上的狀態。
據國家人社部的預測,今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類,農業科技人才名列其中。高學歷、高技術的農業科技人才更受市場青睞。
目前市場對農學人才的需求是相對穩定的。很多學生畢業后不會馬上就業,一般會選擇繼續深造。
數據來源:完美志願
資料來源:陽光高考信息平台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完美志願(wmzy.com)——讓志願填報零風險。
2018-07-21 10:00
還行吧,雖然不是熱門,但是應該有發展前景。
首先,中國是農業大國,大力發展農業是國之命脈。
其次,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知識的人才。
再次,農業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當前國家也在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所以只要你有一技之長,畢業之後找份合適的工作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