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寶貝豆111

    2019-08-11 09:35

    我妹妹就是在上海建設銀行工作的,根據她給我的描述來看,銀行的保險是可以買的,但是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和風險偏好來選擇。

    大部分的保險都是銀行精挑細選過的,相比許多平台上的保險可能更可靠,更安全。但是根據收益率的不同,客戶的需求不同,風險的等級也是完全不同的!

    我覺得關於投資回報率的問題你可以參考下,這個可以增長你對於買理財,買保險,做投資等的一些知識。

    (1)國債回報率4%,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也這水平。

    (2)打理社保基金的就是只能賺不能虧的高手,長期年化是8%。

    (3)社會各行業平均回報率8%,這也是現金流折現模型中經常使用8%來折現的原因。

    (4)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超過15%的只有10人,年化超過10%的有60人。

    (5)公募基金經理長期年化收益超過20%只有1人他4年年化21%。

    (6)巴菲特年化22%即60年回報15萬倍,78年544萬倍。所以重要的是早做、穩賺、活久。

    也就是說能夠保持4%-6%年回報率的基本是一些靠譜的,無風險的,甚至低風險的理財;

    但是超過了6%,達到了8%左右,就是一些有風險的,就好比銀行里推薦的一些保險,信託,基金等;

    而當收益超過了15%以上基本都是一些高風險的,這些投資項目一定要自己親力親為,千萬不要交給別人來打理。因為能夠保持這樣高收益的投資只有自己可以做到,交給別人,基本都是「騙局」!結果就是「你看中了別人的利息,而別人看中的是你本金」的後果!

    所以說:

    如果你無法接受風險的,那麼銀行會推薦你一些4%左右的理財和定存;

    如果你是能夠接受一定風險的,那麼銀行會推薦你一些6%-8%左右的保險,但是要自負盈虧;

    如果你是可以接受高風險的,那麼銀行會推薦你一些股票型的基金,大概收益在10%-15%左右吧,但是風險相對非常大,很容易虧損;

    好的銀行會把風險和利益全部告訴你,而坑你的平台和騙子只會告訴你利潤,不會告訴你風險,這一點你需要了解!

    ⭐點讚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 壯鄉美美食

    2019-08-11 09:21

    銀行作為投資者主要的理財通道,很多時候銀保產品就會被誤認為是理財產品而成為一些投資者的選擇,這種從一開始就忽視了保險責任,混淆了產品屬性也是造成很多糾紛的原因之一。保險專家提醒,消費者去銀行購買銀保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弄清楚,這款產品到底是銀行或者基金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還是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產品,只有搞清楚了是保險產品之後才能接下去詳細了解銀保產品的保費保額、保障範圍等等信息。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上不少保險公司會為銀行代理銷售渠道推出專門的銀保產品,而且現如今的保險產品也均「號稱」具有理財功能,但是在銀行買的保險和通過中介公司或者代理人等渠道買的保險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保險的所謂理財功能,更多的也是一種資金上的保障,而不要奢求通過保險產品可以賺到多少錢,保險在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保障產品。 簽字和滿期時間要問清楚 只要辦理業務,一般都會有個簽字確認的問題。保險產品可能會因為涉及多個個體而不像購買普通的理財產品一樣只要本人簽字就行,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是同一個人的話,所有保險合同上必須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兩個人的簽名。而在銀行銷售保險產品時,無論是代理人還是消費者都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保險專家解釋,被保險人簽名主要是為了抵禦道德風險和未如實告知的風險。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 104650538305

    2019-08-11 09:42

    當然可以買,與銀行發生越多的經濟往來,累積你的信用記錄,你的信用資產額度會越來越多,備用金也會越來越多!

  • 55714461772

    2019-08-11 08:50

    買保險要看品牌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不在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