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點名批評馬克龍:「你沒資格代表美國說話」,這是怎麼回事?兩人鬧翻了嗎?
- 6996234814
- 閱讀量:0
- 2019-08-10 01:43
2019-08-10 02:08
小馬哥39歲當總統,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在處理國際問題始終要展現出自己的C位影響力。但是在伊朗問題上,川普才是C位主角,馬克龍喧賓奪主,大放厥詞。把川普惹怒了,直接點名批評。但法國和美國彼此都有利益共同點,兩人關係基礎也還在,不至於鬧翻,只是鬧點不愉快。
【曾經的友情】
川普8號在推特發文說,「伊朗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他們極度想與美國對話,那些所有聲稱代表我們的人向(伊朗)發送了一些複雜信號,其中就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
【川普推文】
稍早前有法媒報道,馬克龍想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8月24日至26日在法國比亞里茨舉行的G7峰會,並安排後者與川普會晤,想必這就是川普發怒的原因。法國是本屆峰會輪值主席國,主題定為「打擊不平等現象」。所以說馬克龍還是太年輕,以為法國是輪值主席國,自己作為總統,就想調解一些國際衝突問題,拉抬法國和自己的形象地位。從川普生氣的語調中可以得出馬克龍甚至都沒有與川普商量這事,完全是自己擅作主張。得知美方的不滿後,法國外交部趕緊出來滅火,說馬克龍沒有邀請魯哈尼參會。
川普怒氣未消,緊接著又發了一條強硬的補充說明:「我知道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所有其他人一樣,是好意。但除了美國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替美國說話。沒有人以任何途徑、形式、方式被批准來代表美國!」
【川普推文】
馬克龍想必在愛麗舍宮要尷尬到摔杯子了,滿肚子委屈,自己好心被當成驢肝肺。其實從側面反應了馬克龍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美伊矛盾持續了四十多年,雙方互不退步,幾乎是無解難題。馬克龍想做美伊調停人,首先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斤兩。同時,不打招呼私自安排,也顯得沒有禮貌。馬克龍的行為會讓伊朗錯誤認為是美國的授意,是川普有意要會晤魯哈尼,可能是美國先扛不住了。如此伊朗會在波斯灣表現出更加強硬的姿態,爭取在會談上的主動性。馬克龍錯誤的信息無疑會讓中東滋生更多的不確定性,這正是川普生氣的地方。
同時,現在的美伊對峙拼的就是一口氣,誰先憋不住誰就輸。川普要的是一份新的《伊核協議》,對伊朗施加更多的限制,讓他在核武方面徹底出局,能源上配合美國的戰略。伊朗堅決要維護現有的核協議,因為伊朗能獲利更多。談不攏,那就打,川普慣用極限施壓法,要徹底斷絕伊朗原油出口,且不允許各國的企業與伊朗進行合作,否則就拉入黑名單,不許和美國做生意。後果就是伊朗一夜之間貨幣大幅貶值,國家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因此,沒有原油出口的伊朗就沒有收入。川普盤算只要伊朗頂不住,就會找美國投降,那時候伊朗就是刀俎上的魚肉,任我宰割。川普在稍早前就有發推文說:「伊朗從未贏得一場戰爭,但從未輸過一場談判。」這句話是川普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談判。因為伊朗很會談判,所以舊伊核協議才會讓他占了那麼多便宜。而它卻不會打仗,說明川普認為寧願打仗,也不願談判,假意把對話大門堵死。
其實,對話大門一直開著,只不過虛掩著,就等誰先去推開門。川普絕不想自己去開,誰開誰被動。馬克龍邀請魯哈尼來巴黎,讓其與川普會談,差點就打破了川普的局,目前伊朗仍沒有鬆口的跡象,不是談判的最佳時機。
馬克龍如此盡心盡力去撮合美伊對話,除了虛榮心作祟以外,其實也有自己的盤算。當歐巴馬時期簽訂了伊核協議,美國部分解除對伊朗制裁,允許外資投資伊朗。法國的大財閥們一刻也等不及,法最大的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立馬投資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油田,持股50.1%,南帕爾斯天然氣田位于波斯灣,總面積約97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田,為伊朗和卡達共同擁有。
【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
我們知道,歐洲天然氣極度依賴俄羅斯的供給,能源被卡脖子,俄羅斯隨時可以以此來裹挾各國。能源不獨立,國家也就沒有安全可言,伊朗的天然氣使法國看到了希望。誰知道川普一上台,廢除了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制裁,還不允許別國與伊朗做生意,道達爾公司迫於壓力不得不於去年宣布退出伊朗油田的開發。同時法國最大的汽車廠商東風雪鐵龍、東風標緻 都在伊朗設廠,生意很好,但最終也被迫退出。
【兩人會握手嗎】
所以,馬克龍在不同場合都鼓吹撕毀伊核協議的危險性,不可取,有機會就勸說川普不要單方面毀約,但還是攔不住。這次又想借G7峰會促成美伊會談,足見法國在伊朗有著巨大的利益,才會使馬克龍見縫插針一般到處遊說。G7峰會能看到魯哈尼嗎?我們拭目以待,鷹視會及時更新,歡迎關注點讚!
2019-08-10 19:17
就在昨日,大家熟悉的美國「推特總統」川普突然連續發了兩條推特。大家猜猜誰又惹了他呢?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特1:
譯:伊朗正處於非常嚴重的財政困難,拼命的想和美國談判,但是有些人卻自稱代表美國,向伊朗發出了模糊的信息,他們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
推特2:
譯:我知道艾曼紐(馬克龍)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好意。但是,除了美國本身,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美國說話。沒有任何人獲得美國的任何形式和方式的授權,去代表我們!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讓川普如此不爽?
原來歐洲法德兩國未曾獲得川普的同意,打算史無前例的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即將舉行的G7峰會。
這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啊!年輕才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什麼不事先徵求長輩大佬美國總統川普的意見呢?
(川普對馬克龍:想和我玩推手?你還嫩點!)
正如川普推特中說,馬克龍或許真的是好意,試圖通過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G7峰會,促成美伊兩國總統直接談判,解決分歧。
然而,馬克龍也太擅作主張,急於求成了!
因為,美國川普政府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初見成效,目前正是處於「進行式」呢!如果,現在就談,川普不是「前功盡棄」,一切都白做了?!
再說,要和伊朗談,這麼大的事,也應該是大佬美國自己拿主意,也由不了馬克龍不請自來,目無長輩,替川普拿主意,不是嗎?
換做誰是川普,也應該非常不爽的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法國自二戰以來,可能受到了二戰時期的「不光彩」經歷的影響,總想把曾經低下的頭抬起來,心裡太在乎別人對法國的感官:既怕別人看不起,又不願放下身段,死愛面子!
(馬克龍心裡的底氣來自拿破崙?)
所以,法國在近代史上,一路走來都表現得與眾不同,處處愛表現。
如今法國又有一個年輕氣盛的總統馬克龍,那就更不用說了。什麼組成歐洲軍,在《伊核協議》上與川普唱反調,不參加美國組建的霍爾姆斯海峽護航隊,另行組成歐洲的護航隊,,,,等等。也都是馬克龍的主意!
可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川普早就對馬克龍不爽了!這次,馬克龍又出來「煩人」,川普在忍無可忍,早早起床,直接用他的推特「大炮」,唯獨點名道姓的轟馬克龍兩炮,也算是解口氣了!否則,早餐吃了也沒味,不是嗎?
2019-08-10 15:51
法國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高盧雄雞」,也始終想昂起它高傲的頭顱。無奈,實力不允許!特別是二戰中的「不戰而降」,更使法國人產生了微妙的心理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特別害怕別人看不起它,總想贖回失去的尊嚴!所以,凡事都想插手,即便是沒有能力的時候,也總要刷刷存在感」。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現在的外交風格。即,價值觀偏向美國,但又總想與眾不同。可是,這個「與眾不同」有時候既不被美國認可,也不被另一陣營所說接受。所以,常常被現實「打臉」。
據路透社8月9日報道,美國總統川普很溫柔的「批評」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川普在8日的推文中說:「伊朗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難,它們拼命想拉美國談判。但那些聲稱能代表美國的人,卻對伊朗發出了『複雜的信號』,其中就包括法國總統。」川普話鋒一轉,接著說道:「我知道曼紐埃爾(馬克龍)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好意,但除了美國自己,沒人能代表美國發聲」。從川普的話中不難判斷,川普顯然是在批評馬克龍在對待伊朗問題上的自以為是,亦有批評馬克龍不自量力之意。為什麼說川普是「溫柔的打了馬克龍的臉」呢?有兩個理由,一是川普強調了馬克龍的「好意」。二是相比較於馬克龍提議組建歐洲軍的時候,川普這次的批評算是「溫柔」的。
去年11月初,一戰結束百年紀念活動在法國舉行,在這個節骨眼上,馬克龍提出了組建歐洲軍的設想和計劃。馬克龍的話音未落便遭到了川普的無情嘲諷。川普甚至用了「恥辱」這樣的重字眼。川普當時口中的「恥辱」有兩個含義,一是嘲諷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的蹂躪。二是嘲諷馬克龍忘記了德國帶給法國的恥辱,而和德國「同流合污」(組建歐洲軍計劃是馬克龍和默克爾共同策劃的)。川普不僅親自上陣「罵」了馬克龍,而且還授意北約秘書長揭露了法國在當年攻打卡扎菲時的表現。很多人都認為攻打利比亞是美國人的主意。其實那是法國人「開的第一槍」。當年,美國和北約並不想攻打利比亞,但法國和德國卻想打。所以,當時的北約內部意見並不統一。但是,薩科齊卻欲置卡扎菲於死地。法國在和德國等幾個歐洲國家商議後,率先對利比亞發起了攻擊。而美國和北約其他成員國也就不得不動手了,它們就這樣被法國「綁架」了!這件事情足以反應出法國的「特立獨行」一面。其實,法國的「特立獨行」源於戴高樂時戰略定位。
二戰後,為了洗雪法國在二戰中「不戰而降」的恥辱,贖回失去的「高盧雄雞尊嚴」。戴高樂施行了「獨立自主」的外交策略,並告誡法國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了「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的論斷。顯然是想領導歐洲!所以,法國雖然是北約成員,但法國的軍隊卻不隸屬於北約指揮。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作戰系統。為此,在二戰後,以及冷戰時期,法國在表面上似乎是游離於東西方兩邊,被冠以了「獨立外交」的美名,而在實質上凡是對東方的行動,法國幾乎都是站在美國一邊的。所以被嘲諷為「不倫不類」的法蘭西。但法國人則認為那是它們的「浪漫」。及至薩科齊時期,法國又有了完全倒向美國的趨勢。但在年輕氣盛的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後,法國又逐漸恢復了「不倫不類」的浪漫。馬克龍這個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讓法國成為歐洲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領袖。所以,他和默克爾「一拍即合」的開始了脫離美國控制的謀劃。也就有了「歐洲軍計劃」和北溪2號線。也就有了在伊朗問題上與美國「分道揚鑣」。也就有了這次關於邀請伊朗參加G7峰會而被川普「批評」的事情。
去年5月8日,川普退出了《伊朗核協議》。在退出之前,美國曾和英,法,德進行了多輪協商。由於川普「太餿摳」,沒能滿足這三國和歐盟提出的「利益補償」方案。在德,法兩國的鼓動下,歐盟和美國在伊朗問題上唱起了「對台戲」。這令川普很不爽。無奈之下,川普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川普的極限限施,迫使伊朗實行了「魚死網破」策略。伊朗一方面退出了伊核協議中的部分承諾,超越了濃縮鈾的豐度上線,一方面在荷姆茲海峽擊落了美國的無人機,扣押了英國油輪。這就令法國緊張和為難了!因為,如果任由事態發展下去的話,一是英,法,德的聯合陣線就會「散夥」。二是美國一旦組成「護航聯盟」,那在荷姆茲海峽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武裝衝突,那樣顯然不符合法國的利益。三是不管局勢如何發展,法國都可能被「邊緣化」了,法國就會失去「存在感」。所以,馬克龍要做點什麼,要體現法國的價值。於是,馬克龍在沒有和美國溝通的情況下,擬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即將舉行的G7峰會,並許諾促成美國和伊朗在峰會上的談判。這當然會令川普不滿。顯然,川普認為馬克龍是不自量力和喧賓奪主。因為川普更在乎自己的「存在感」。
雖然川普大大咧咧,看似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其實,川普骨子裡卻是個「好大喜功」之人。所以,他不能允許被任何人搶了「功勞和風頭」。從川普的推文中不難看出,他認為美國的「極限施壓」已經起到了效果,他認為伊朗已經快要撐不住了!他認為伊朗準備妥協了!比如川普在其推文中說:「伊朗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困難,它們拼命想拉美國談判」。顯然,川普認為自己即將「大功告成」,而同樣喜歡錶現的馬克龍卻也想促成伊朗核協議的解決。這顯然有「搶功」之嫌!起碼川普是這樣認為的。其實,也許馬克龍只是想占個「主動」而已!未成想,這卻冒犯了川普,招致了川普的「溫柔一掌」。
2019-08-10 12:30
美國是強國,川普是強人,強國總統川普上台以來,從來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裡,於是只要高興,撕毀協議、退出組織、大打貿易戰、向盟友敲詐勒索等,無所不來,沒有人攔得住他,他也絕不聽從別人,以致於執政兩年來,全世界都被他得罪了,但他並不覺得後悔,反而得意洋洋,驕傲的如同孔雀。
去年5月8日,川普無視伊核協議其他簽署國和伊朗的堅決反對,執意退出該協議,重新撿起制裁大棒砸向伊朗,導致伊朗石油出口量日漸減少,今年5月,更是得寸進尺,將大批軍力部署到海灣,對伊朗展開極限施壓,意欲迫使伊朗石油出口為零。
這種罪惡做法不得人心,不僅伊朗極其憤怒,協議簽署國英法德也表達了強烈不滿。日前,伊朗提出每天石油出口量280萬桶是其遵守伊核協議的底線。言下之意,如果滿足不了,伊朗將有可能退出伊核協議,從而加緊提取鈾濃縮存量和豐度,努力造出髒彈和核彈,要是美國膽敢向伊朗宣戰,伊朗就將這些頗具殺傷力的武器投向以色列和歐洲,這是難以想像的。
在此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龍欲藉助G7會議在法國召開的契機,勸說美伊和解,結果遭到川普拒絕。據路透社報道,8日川普發推文指出,「伊朗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他們極度想與美國對話,那些所有聲稱代表我們的人向(伊朗)發送了一些複雜信號,其中就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
川普在推文中還補充道,「我知道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所有其他人一樣,是好意。但除了美國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替美國說話。沒有人以任何途徑、形式、方式被批准來代表美國!」
據悉,此前有爆料稱,馬克龍曾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本月舉行的G7峰會,並與川普會面,但7日被法方一名外交官否認。
看來,川普是在一意孤行,非要逼伊朗就範,不給任何人以勸解的機會,即便歐洲盟友也不行。那麼,依照伊朗的個性,伊朗會就範嗎?伊朗早就做好了與美國決一死戰的準備,如果川普過分,大家都沒有好下場!
點讚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2019-08-10 13:44
這是川普於本月8日在推特上發的一段話中的其中一句。川普發文稱:
伊朗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他們極度想與美國對話,那些所有聲稱代表我們的人向伊朗發送了一些複雜信號,其中就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我知道馬克龍和所有其他人一樣,是好意。但除了美國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替美國說話。沒有人以任何途徑、形式、方式被批准來代表美國!
又是伊朗問題!
時至今日,美伊新一輪對抗已經持續快4個月,美伊雙方你來我往打得異常激烈。由於實力懸殊,伊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不過美國面對死扛到底的伊朗也始終未能使伊朗屈服。
在美伊對抗這個局勢上,作為歐盟帶頭大哥的法國和德國,都是積極站在伊朗一邊的。原因無他,避開美元區,建立歐元和中東石油新的貿易體系的戰略是自歐盟成立時就誕生的。吃夠了在美蘇冷戰期間遭受美元勒索的虧,作為全球範圍內排的上名的工業大國——法國和德國做夢都想擺脫美國控制,並且也曾積極努力。
這次在美伊問題上力挺伊朗,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
看到美伊已經陷入僵局,作為法國總統的馬克龍倒是有心關注一下。有消息稱,馬克龍想藉助本月24日至26日在法國舉辦的G7峰會,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再安排與川普會晤。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不得不說這位剛到不惑之年的法國總統還確實帶著幾分法蘭西的浪漫主義色彩。只可惜,浪漫情調解決不了紛繁複雜的國際問題,特別是極為尖銳的國際矛盾。
要知道,美伊雙方的矛盾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也是關乎國際社會的,更是關乎到美國全球霸權地位穩定的大事件。不然為什麼能延續近半個世紀之久?
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也是歐亞大陸陸地連接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世界各大國都極為關注的地方。如果美國勢力被擠出去,那麼勢必加強歐亞大陸的聯繫從而稀釋掉美國的全球霸權。
因此,美國必須征服伊朗,歐亞各大國也要極力拉攏伊朗站在自己的陣營下。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伊之間的問題僅僅靠雙邊談判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的。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無論是川普還是魯哈尼都表示願意談判,卻遲遲不能成形。因為雙方都清楚,對方的談判條件都是和己方距離南轅北轍的。
現在馬克龍突然冒出來想要做美伊雙方的和事老,如果僅僅只是個面子工程,刷新一下法國的國際形象,這還說得過去,畢竟本次G7峰會的主題就是「打擊不平等現象」。但如果說真的是想為美伊和解做點什麼,那可就有點意氣用事的做法了。
從川普說話的語氣可以看出,川普確實動怒了。想拉我去談判,連招呼也不打,而且談判對象還是我恨不得砍了的人。
於是,川普一點面子也不給馬克龍,直接了當的說出「除了美國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替美國說話,代表美國。」言外之意也就是美國和伊朗的問題怎麼辦是美國人說了算,你法國人不要不知好歹瞎摻和,自取其辱!
毫無疑問,馬克龍此舉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主題為「打擊不平等對象」的G7峰會尚未召開就蒙上了一層尷尬的陰影!
2019-08-10 16:11
川普是一個高度自大的人,當然,這是以美國的實力作為基礎的。
(1)美國批評法國毫無道理,作為東道主、G7會議的主持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法國完全有這個權利。歐盟不是英國,法德也不是美國的應聲蟲。作為美國獨立成功的最大因素,作為德國裔的美國人很顯然忘記了德法之間互不相欠。
法國派人、給武器,美國人才會從英國的殖民地統治下立國。當然,有人會說「二戰」的事情,這裡面戴高樂和羅斯福之間的恩恩怨怨就不必細說了。法國人不欠美國人的,美國人也不欠法國人的。所以,我才說「互不相欠」。
在這種情況下,高喊著民族、自由、平等、博愛的美國,就應該平等對待他國。可笑吧,美國平等對待過哪個國家?因為美國喊的口號像來都是假的。
法國作為東道主,在其中安排關係G7、關係全世界未來發展的事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法國當然可以邀請伊朗參加會議,撮合伊美相會,美國不願意完全可以不見。
美國之所以氣急敗壞,只在於法國的安排會被外界誤會為「美國服軟兒」,從而為未來的「極限施壓」帶去難度。更重要的是美國害怕上次G7的情景再現!
(2)川普批評法國只是在「唱戲」,目的就是逼迫法國繼英國之後歸入「美國領導」的行列,鑑於法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兩人算不上鬧翻了。其他國家也基本上會忽略「川普式間歇式發作」,默克爾受的「侮辱」更多,不照樣和川普保持「同盟」形式
川普上任之後,首次(之後還不止一次)接見默克爾的時候拒絕和其握手,展示了其「歧視女性」「自高自大」的特點。馬克龍首次來訪則因其年輕、主張與川普類似,受到非常友好地接待。
但在目前國際形勢下,如果美國想在西方世界重掌「絕對話語權」,沒有「歐洲三國」地支持是不可能的。英國目前已經「歸隊」,他要做的就是逼迫法德,美國不過是在「唱戲」。
在8月3日的「為什麼英法德會反對美國制裁伊朗外長扎里夫呢」問題中,我就談過因為「西方世界」目前已經分裂成兩個陣營:以美英為代表的極右翼勢力國家,以法德和美國民主黨為代表的傳統右翼勢力國家(和勢力)。本文繼續延伸一下兒。
以美英為正副幫主的「美國幫」勢力(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以色列、沙特、波蘭等)壓力下,川普認為利用「極限施壓」手段,法國和德國也會跟隨自己的智慧棒。這樣,既對美國掌控世界話語權,又對打擊美國民主黨從而為明年的大選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川普現在對法國開展了某種形式的「施壓」。德國和法國帶領歐盟如果想繼續成為西方世界的另一個部分,那麼,法國才是真正的關鍵。
德國經濟實力雖然強大,但在國防問題上、經濟主權(主要是金融市場、跨國企業等因為和美國市場關係緊密,從而其實已經失去部分主動權)上,德國有著先天不足。也就是政治、軍事、經濟三者有二被美國控制或半控制。然而,法國則獨立性是最強的,這就要拜戴高樂的睿智了。
為此,美國只有壓服了法國,德國才跟隨其後屈從美國。但問題是,事情會向川普所想的方向發展嗎?我估計不會。當然,世界形勢瞬息萬變,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2019-08-10 12:50
擅長推特治國的川普在8日發布推特點名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推文顯示,川普稱伊朗陷入嚴重的經濟問題,那些號稱可以代表美國的人卻在釋放複雜的信號,但除了美國人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代表美國說話,沒有人被批准以任何形勢、方式、途徑來代表美國,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
法國方面對於川普的點名批評也是非常惱火,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勒德里昂說法國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不需要任何國家的授權。對於川普所說的是何事目前尚沒有佐證,但是此前有報道說馬克龍想在今年G7峰會期間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與會並和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川普所指責的可能為此事。
川普上台以來,謊話連篇,並且極度自私,態度傲慢,引發了西方國家之間破裂的危機,可川普反而深以為傲,覺得自己為了美國做的都是正確的。而且其一貫的陰奉陽違,稱誰都是「好人」,馬克龍到訪美國時曾經和川普在白宮的草坪栽了一棵樹,但是第二天那棵樹就不見了,當時就有媒體笑話美法的盟友關係。
他的做法和四處打貿易戰等聯繫到一起完全是一套混亂的治國理念,甚至毫無邏輯可言。在伊朗問題上明明是美國有錯在先,可是美國從不承認並且把鍋全甩給了伊朗,伊核協議可不是美國和伊朗簽的,而是六個國家在聯合國倡議框架下共同簽署的,可是美國毫不講道理,現在法國德國都拒絕參與美國的波斯灣護航聯盟,只有英國屁顛屁顛跟著,川普當然不高興,他希望所有國家都和英國一樣,然而馬克龍從上台以來就主張自己主張法國的自主獨立地位,他直接表示美國和法國是平等盟友而不是主僕關係,這次川普發飆估計是長期積怨而成。
2019-08-10 15:49
馬克龍被川普啪啪打臉,屬於咎由自取。
法國患有英國病,這就是憑藉歷史上的歐洲魁首老資格、憑藉與美國特殊關係,在當今世界擺譜,還敢於喧賓奪主得罪美國。
1876年,美國獨立100周年之際,法國政府送了美國一尊自由女神青銅雕像,頌揚美國如「自由女神照耀世界」,如今它仍聳立在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成為美國人的精神圖騰。
——法國人憑藉對美國送過國家大禮「一招鮮」,吃了100多年老本。
〇:一戰後德國被法國刻薄得奄奄一息,二戰被希特勒復仇讓法國舉起了白旗。是美國人登錄歐洲救了落魄的法國。
〇:二戰後法國以戰勝國自居洋洋得意,不斷舉行「諾曼底登陸」紀念日活動。但讀歷史的人都知道,諾曼底登陸的主力是美英軍隊,並沒有戴高樂拼湊的法國散兵游勇抵抗組織多少事。法國應該組織的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紀念活動,那次逃跑的主力軍之一才是法軍。
〇:二戰後世界變為「美蘇英中」四大國的天下,由於美國要幫助勢單力薄的英國在歐洲遏制蘇聯,才賜予法國聯合國「五常」席位。
〇:法國盤踞「五常」高位置,繼續吃「老本」輕視冒犯美國。戴高樂曾經宣布法國了退出北約,後來法國又扭扭捏捏的再加入。法國經常在世界發出與美國不協調聲音,美國原諒高盧雄雞的亂打鳴,沒有刻意記恨。
年輕氣盛的馬克龍上台,繼續高傲的指點美國的江山,又遇上了極其刻薄的川普,美法矛盾才浮出水面、不再遮遮掩掩。
①,馬克龍與默克爾沆瀣一氣,他說要組建歐洲國防軍保衛歐洲,對付美俄中的威脅。惹得川普大罵馬克龍瞎了眼睛,沒看見過一戰二戰是誰(德國)發動的?「當我們美國人趕來時,巴黎人已經在開始學德語」。
②,法國與德國穿同一條褲子,力推「俄— 歐能源合作北溪2項目」,與美國立場相佐。
③,衣索比亞航空波音737—8客機墜毀,法國不看川普臉色,為墜毀客機的「黑匣子」記錄解密。這可坑苦了川普,只得下令波音737單通道新機型全面停飛,讓歐洲空客槍了美國的大量訂單。對於商人川普,這是剜心的痛!
④,法國與俄德英中堅持維護「伊核協議」,這是不給川普臉面;英國反水以歐盟名義扣押伊朗油輪,法國作為歐盟大佬不吭聲迎合,讓美英無比尷尬;川普倡導組建反伊朗的波斯灣護航聯盟,法國至今不理會。
⑤,法國要主辦G7峰會,據說馬克龍自做主張,欲邀請伊朗魯哈尼總統來巴黎會晤川普,通過談判解決美伊矛盾。這可把川普惹毛了!馬克龍替川普給伊朗發出了服軟信號,這可把川普蒙在鼓裡。馬克龍試圖當川普的家,這可是冒犯逆龍鱗。
8月8日,川普訓斥馬克龍;「…除了美國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替美國說話。沒有人以任何途徑、形式、方式被批准來代表美國!
但馬克龍仍然充當厚臉皮,8月9日,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發表嚴正申明;「法國發表自己的主張時,不需要任何國家來授權」。
無論是馬克龍自作多情被打臉,還是拍馬屁被被馬踢,馬克龍都要吸取深刻教訓。
——川普絕不是「群言堂」主持人,而是「一言堂」梟雄。
任何人不要試圖干擾川普獨立特行,否則川普會翻臉無情!
接下來馬克龍該如何與川普相處,是繼續充當高盧雄雞四處鳴叫,還是變為母雞嘀嘀咕咕,這考驗著馬克龍智慧,也考驗著未來美法關係走勢。
2019-08-10 13:35
川普自從上台以來就以大嘴巴而聞名世界,這些年被他在推特上點名批評的各國政要多達幾十位。這不川普就在前天點名批評了法國總統馬克龍。
我想雙方因此存在外交衝突是一定的,但是不至於因此而鬧翻。本身馬克龍為了取得外交成果,有點越俎代庖的意思,川普罵他也不是無端指責。
川普點名批評馬克龍始末
美國當地時間8月8日上午,川普發了一條點名批評馬克龍的推特。
推特內容大致為:「伊朗已經陷入嚴重財政困境,伊朗現在非常想與美國談判。但那些聲稱能代表美國的人,卻對伊朗發出了「複雜信號」,這些人中其中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川普又緊接著在第二條推特里補充了這樣的內容:「除了美國自己,沒有人能夠替美國說話!」
針對川普點名批評馬克龍的事情,法國的外交部坐不住了。法國的外交部長在8月9日特意發表聲明對川普進行還擊,他說法國發表主張的時候,不用獲得其他國家來授權。
馬克龍的確在美伊糾紛上有「越俎代庖」之嫌
川普對馬克龍這麼生氣也並不是無端指責 這件事還真的是法國有錯在先。因為馬克龍打算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參加月底在法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
美伊現在矛盾重重 ,美國在想盡一切辦法封鎖伊朗,這時候法國邀請魯哈尼出席國際會議,自然會讓美國方面不高興。更讓川普不爽的地方是,馬克龍還打算安排魯哈尼同川普會面。這可真的是「越俎代庖」了。
而且法國這麼做,也會讓伊朗和其他國家覺得美國服軟了,不然馬克龍沒必要安排兩國首腦會面。馬克龍可能只是想接機促成美國與伊朗和解,可是這在美國方面看來就是一種對自己的羞辱與侵犯。
馬克龍和川普不會徹底鬧翻
雖然川普點名批評馬克龍會讓法國方面不舒服,但是這終究只是一個很小的外交風波罷了。法國現在是歐盟的主要領導者,美國在很多問題上還要依仗歐盟和法國,所以兩國關係並不會因此徹底鬧翻。
本來也是馬克龍有錯在先,他真的不應該在G7上邀請魯哈尼參加,也不應該自作主張安排魯哈尼和川普見面。
雙方都有錯又互相需要,大家對此次外交風波都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