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夏天,一下大雨,有些城市街道就會積水嚴重?
- 94252020866
- 閱讀量:0
- 2019-08-02 17:13
2019-08-03 14:09
這個問題,我個人感覺主要有2個方面,一個人禍,一個天災
人禍方面有3個方面:
第一:城市道路對雨水滲透能力越來越差:大部分城市道路幾乎都是水泥路和柏油路,綠化面積越來越少,與郊區農村相比,就越明顯
第二:城市規劃:大部分城市規劃時,都會依河而建立,逐漸往外擴展,產生很多內河流、湖等,內湖,而到雨季時,上游水位上漲,下游一定會受影響,包括城市排水系統也會受影響;再者,河道被堵塞,導致雨水只能通過排水管道;最後各項工程施工混亂,如天然氣通道,水管,地鐵等等,各工程不是一方作業的,各是各的
第三:熱島效應:越大的城市,人越多,產生的熱能就越多,一遇見冷空氣就會產生大量的急對流空氣形成暴雨,形成雨島效應
天災方面有1個:
厄爾尼諾效應/氣候變暖等
當然城市內澇,個人感覺主要還是人禍的原因,城市基礎設施系統不夠完善,長期無人維護,規劃通道狹窄,堵塞等等
2019-08-03 18:28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因暴雨被淹的圖片,並調侃說看海不用去遠方,大海就在你身旁!
那為什麼一下大雨,城市的街道就會積水嚴重呢?
一、我國城市化進程太快,地下管網建設卻又相對滯後。同時由於城市化過程中地面全部被水泥硬化,樹木、草坪、泥地減少,雨水落到地面後無法自然滲透排走。
二、地下管網建設是一個城市的良心工程。但我們很多城市建設只重視地面部分的建設,因為那是看得見的政績,而地下管網建設則往往按照國家頒布的最低標準執行。根據最新的國家標準,一般地區的管網對應暴雨的標準是從1年一遇到3年一遇。那麼我們大部分城市選擇的就是一年一遇的標準。
三、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極端天氣增多,短時間內暴雨雨量過於集中,雨量太大,導致排泄不暢。
四、相關部門平時對管網設施維修維護不到位,導致下雨時設施不能最大化的發揮作用!
那麼我們要如何解決一下大雨,城市的街道就會積水嚴重的情況呢?除了改善和解決以上所說的問題外,目前專家給出的最好答案就是建設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
我是藍天1973,一位70後大叔自媒體人,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記得點讚、評論、轉發、加關注哦!
2019-08-03 10:56
肯定是排水系統沒有做好,早些年設施不完善,可能下水道也沒有好好設計,現在如果再重新翻修,肯定不好做,現在道路交通太複雜了,地下有各種各樣的水管還有電線,地鐵也不少,如果再改造肯定不合實際,希望有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可以把這個問題好好處理一下,不要一下雨就變成海城了,難道以後下雨還要自備一條船嗎?
2019-08-03 12:29
1.暴雨雨量瞬間太大,造成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口排不及時。
2.路面衝擊的垃圾造成排水管道口堵塞。
3.低洼路段的排水口設計太少。
讓我們多一些對城市的愛護,讓我們身邊下暴雨時少一些危險,平安城市,安全你我。傳播安全知識,讓生命更安全。
2019-08-03 12:05
雨下的大,下的急是自然因素,城市建設對排水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配套不完善,特別是後期維護的不重視,導致排水功能更加弱化。城市建設對地面的硬化面積大,且不能象自然地面有很強的吸水能力,下的雨地面不能吸收,排水不暢,致使小下小積水,大下城市內澇的奇葩現象……
2019-08-03 15:38
地下疏通這一塊鄭州東區還算可以,但是南邊真的還有待改善
2019-08-03 13:39
地形地貌
地勢比較高的地區不容易形成積水,例如蘇州、無錫等老城雖然是水鄉城市,但是因為老城都選擇地勢比較高的地區,所以不怎麼容易形成積水。而城市範圍內地勢比較低洼的地區,就容易形成內澇,城市建設用地選擇什麼樣的地形地貌非常重要,如果選擇在低洼地或是滯洪區,那降雨積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排水系統
國內一些城市排水管網欠賬比較多,管道老化,排水標準比較低。有的地方排水設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統建設滯後是造成內澇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質鋪裝,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滲,也容易形成這段路面的積水。
城市環境
由於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較少,無法貯存雨水,導致出現「匯水」的現象形成積水。而且熱島效應的出現,導致暴雨出現的幾率增加,降水集中。
交通引起
由於尾氣排放過多,導致空氣中粉塵,顆粒物較多,容易產生凝結核,產生降水。
特點
首先,城市內澇在中國比較普遍。從發生的區域來看,以前主要發生在一些沿海地勢比較低的地區,內陸城市也經常發生。過去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小,可選擇的區域比較大,一般都選擇地勢比較高的地區建設,而,現在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可選擇的餘地少。
城市內澇
其次,城市的某些特定地點的發生率較高,例如立交橋。隨著現代城市的建設排水內澇方面也出現許多新問題。例如很多地方的立交橋下,降雨後會積水。過街的地下通道、鐵路橋、公路橋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而立交橋等在農耕社會是不存在的。
2019-08-04 11:25
排水管網規劃、施工不合理 管徑過於細小
環衛部門隨意傾倒垃圾於雨水下水口
城市高程低於泄洪道底標高
降水總量不大但時段過於集中導致宣洩不暢
2019-08-03 09:03
城市,問問鄭州吧
2019-08-03 12:04
市政下水道規劃有問題,你看國外的下水道,可以走卡車,國內的呢僅能爬。。如果按國外那種投入,顯然不符合國情,而且其實也不是所有城市一下雨就被淹的,被淹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城市,下水道都還是幾十年前規劃的,時間長有老化情況。城市發展太快,下水管網就滿足不了需求了。
2019-08-03 13:30
城市的發展太快了,市政規劃部門以前做的下水管網規劃,已經無法滿足城市容納的人口了!普通的大雨已經會引起雨水排放不及時,更別提鄭州前兩天的暴雨了!
2019-08-03 12:33
中國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很落後,沒有系統規劃,下水道管太小了,遇到大雨沒辦法及時把水排走。像我們這邊,一到暴風雨天氣,河水和池塘水還會倒灌出來路面。看下國外,例如日本東京,人家的下水道可以開車進去的,而且還設有多個儲水池,雨水和排污分開。
2019-08-03 15:50
因為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分離,雨水設備進水量有限,防止水污染。
2019-08-03 18:11
1、城市地下排水管網設計深化程度不夠,對於未來城市發展規模的預判、計算、規劃不夠。
2、大部分城市的規劃設計只注重地面以上的外在形象建築,不注重地面以下的公共設施。
3、一個城市的規劃設計是否合理,排水管網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晴天的時候,每個城市都好,霓虹璀璨。雨天的時候,波光粼粼!
2019-08-03 16:57
因為部分生活垃圾會在大雨中沖刷,封閉下水道進水控堵塞,流水不暢,導致積水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