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導彈擊中原子彈還會發生核爆炸嗎?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龍廚民間味道

    2019-08-10 17:14

    原子彈: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想要攔截一枚已經發射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大致可以從三個階段進行攔截,也就是上升段、中段以及末端。理論上來講發射初期的上升階段速度是最慢是最最容易攔截的,但各國一般都是從內陸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且上升階段只有幾分鐘也根本無法反應,所以並不具備攔截的條件!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而對於巡航導彈、反艦導彈、3000公里以下的彈道導彈來說,通常都是採用末端攔截!但洲際核導彈的末端再入大氣層速度快的驚人,即便是上世紀80年代的「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再入大氣層時最大速度就達到了26馬赫,更別說幾十年之後的今天了,所以對於洲際導彈來說末端速度超過25馬赫根本不在話下!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目前在理論數據上末端攔截性能最強的應該就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S-500防空反導系統了,號稱最大攔截射程可達600公里,最大射高則為100公里,可以攔截最大速度為20馬赫的彈道導彈,但對於速度25馬赫以上的洲際導彈也無能為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洲際導彈的中段飛行時間最長且較為穩定(速度約在20馬赫左右),所以各國也都在開發中段反導系統!但具備中段反導攔截能力的只有我兔和美國兩國國家(印度今年雖然打衛星了,但攔截高度不到300公里,根本夠不到洲際導彈)!

    截至2018年,美國19次中近程導彈攔截試驗中成功了10次(射程3000公里以下),成功率約為50%,而採用標準-3BlockIIA導彈進行的7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則成功了4次(射程6000公里以下)!

    但對於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美國似乎還沒進行過試驗,這也間接說明了美國目前並不具備攔截洲際導彈的能力!雖然我們公開的3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均取得成功,但在內陸試驗也表明即便是採用高彈道射程並不超過5000公里!

    所以,綜合來說目前全球具備攔截射程5000公里彈道導彈的國家不超過3個,而且在實驗條件(提前知道發射、單彈頭、不能變軌)下成功率也不會超過50%,如果是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成功率可能是不足1%,所以當一個洲際核彈來臨的時候,在這不到30分鐘的時間只剩下靜靜等待!

    且不說攔截的機率,就算那1%的成功率,成功了,被攔截了,那這麼具有殺傷力的武器,一旦被半路攔截,是否會提前引發核爆?因為核武器引爆機制問題,所以基本沒有非正常引爆核彈的可能。

    一般情況下對於核導彈的攔截,是提前計算飛行軌跡,然後預判其位置發射攔截導彈,在攔截導彈與目標距離達到一定範圍時,攔截導彈上的無線電近炸引信就會引爆炸彈,造成一片殺傷破片彈幕,攻擊方式有撞擊和爆炸,毀傷進攻導彈的彈體包括彈頭。如果核彈在半空被攔截基本上是不會引發核爆炸的,但是有可能會導致核武器的破損引發核泄漏,在彈頭濺落地點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1958年,美國的b-47在機場中因為火災爆炸,且機內載有核彈,雖然核彈表面被高溫烤的面目全非,但是並沒有觸發核彈的爆炸引信。核彈頭的起爆方式很複雜,先要由炸藥爆炸後將核裝料壓縮到超臨界狀態,再由中子源向核裝料發射中子來引發核裂變。如果是氫彈還需要由原子彈來引爆,現在裝在核武器里的高能炸藥都是頓感炸藥,對外界的刺激(高溫、撞擊)十分不敏感。在高空中摔下或者被轟炸是不會達到引爆條件的。

    雖然核導彈很難被引爆,但是仍然存在提前引發核爆炸的幾率,所以一些導彈為了防止半路被攔截,會在導彈本身攜帶誘餌彈,比如中國研製的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至少可攜帶3枚彈頭或者誘餌導彈,在遭受攔截的情況下,釋放誘餌彈進行保護導彈,提高導彈存活率,減少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的提前引爆幾率。

    那麼導彈被攔截之後去了,由於導彈的飛行軌跡是一條拋物線,反導攔截彈在不同階段對其進行攔截,所掉落的位置也不同。如果在太空中被攔截就會變成太空垃圾,如果在中段被攔截導彈殘片就會進入大氣層,如果在末端攔截,導彈殘骸可定會對目標造成附加傷害,遺落的核武器也會是個麻煩,有可能會造成核污染。

    不管導彈是在什麼位置被攔截,總之對人類沒有好處,戰爭很殘酷,核戰爭危害的更是全人類,所以我們大家要呼籲世界和平。

  • 51098876109

    2019-08-10 17:41

    原子彈是一種精密儀器,要造成核爆炸,必須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程序,所以即使原子彈內部的炸藥發生爆炸,也不會引起核爆炸,原子彈發明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雖然關係到原子彈的事故層出不窮,但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意外核爆炸。如果導彈正好擊中原子彈,很可能會引起爆炸,但不會是核爆炸,不過是裡面的核材料被炸散了,為了防止意外核爆炸,原子彈必須有一套複雜的保險系統,核導彈裡面的核彈頭全部都有閉鎖裝置,一枚核彈頭至少也得有三道保險,核彈必須得到一系列複雜的密碼,保險才能打開,進入核爆炸程序。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 云云云云云云235

    2019-08-10 18:09

    事實上目前服役的原子彈大多數是內爆式原子彈,內爆彈是通過製造一個鈈空心球,然後用爆炸裝藥以非常精確的結構包圍它,所有的炸藥都需要在幾百萬分之一秒內精確引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這產生了向內傳播的均勻球形衝擊波(「內爆」),這種衝擊波向內壓碎鈈的空心球比步槍子彈更快。在很短的一瞬間,空心鈈球塌陷成一個固體塊,壓縮到正常密度的幾倍。只有這樣,原子「連鎖反應」才能發生。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首先,最基本的東西——核裂變只有在有足夠的裂變材料(如鈾或鈈)達到臨界質量時才會發生——並且會發生爆炸。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所以原子彈的工作原理是至少兩塊亞臨界物質相撞。設計師們知道這一點,並盡力阻止它的發生。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在被導彈擊中後,一些炸藥可能會意外爆炸,但這不會引發核反應,因為它不會產生高度均勻的內爆。它只會把原子彈變成燃燒的鈈碎片。相反,這將產生從一側傳播的衝擊波,而不是真正的內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美國轟炸機攜帶的大多數核武器,在一次事故中被連線自毀,但沒有產生核反應。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1966年1月17日,西班牙帕洛馬克斯數百名旁觀者目睹了B-52攜帶四枚氫彈的空中爆炸,很難掩蓋這一事件。因此,眾所周知,帕洛馬克斯事件在1966年1月登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足為奇。在西班牙上空的例行加油行動中,一架在空中警戒狀態下巡邏的美國B-52飛機被加油機的爆炸擊中,飛機立即失事,11名機組人員中有7名遇難。兩架B-52炸彈在帕洛馬克斯村附近與地面撞擊時爆炸,放射性鈈污染了大約1平方英里。另一枚核炸彈在河床中被發現未爆炸,而第四枚核武器落入地中海。一名當地漁民發現了那支「斷箭」,並立即向法院要求救助權。根據現行海事法,打撈權將把該裝置價值20億美元的1%,即大約2000萬美元,授予漁民。據報道,美國空軍庭外和解,金額不詳。

    由於放射性物質,化學爆炸只會使核彈頭碎裂,使核彈頭變得無用但危險。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化學爆炸被稱為「髒彈」。

    在過去的幾十年年裡,發生了幾十起核彈頭事故(顯然是保密的),但沒有核爆炸。

  • 4059003786104653

    2019-08-10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