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孩子和窮人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8)

  • 108265655755

    2019-08-11 00:21

    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追著屁股跑,一個連飯也吃不上,想上學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就別說有父母的陪伴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 3714260406

    2019-08-11 00:23

    現在有種奇怪現象,有錢的窮養沒錢的富養。有錢的希望孩子吃苦以後有出息明白錢來之不易。沒錢的卻怕孩子吃苦,什麼都不讓干,衣來張口飯來伸手,就怕孩子被別人使喚怕孩子被人欺負。養成孩子自私自利,好吃懶做盲目追求物質只知道享受。不想以後。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錢,怎麼算有怎麼算無。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很重要。沒有誰不做事就能大把花錢。當然也有的家教很嚴,現在社會只要勞動都可以豐衣足食。不想受人使喚還想奢侈享受肯定不會過好日子。

  • 85019156216

    2019-08-10 23:41

    身體上的區別:一般是有錢人的孩子長大了多為肥頭大耳,窮人家的孩子長大了多是瘦筋瘦骨。

    還是看看你目前是窮是富吧

    附15年的貧富指標:

    超級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萬以上 。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萬 。

    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萬之間 。

    富人:年收入在100—300萬之間 。

    高產者:年收入在30—100萬之間 。

    中產者:年收入在15—30萬之間 。

    低產者:年收入在8—15萬之間。

    窮人:年收入在3—8萬之間 。

    很窮的人:年收入在1—3萬之間 。

    非常窮的窮人:年收入在5千—1萬之間。

    窮得沒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間。

    窮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窮人:年收入在100 —1000元之間 。

    窮得幾乎要死的窮人:年收入在30—100元之間 。

    死路一條的窮人:年收入在30以下。

  • 70608317187

    2019-08-11 00:03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孩子到底應該是窮養還是富養,這個問題成了爭執不休的話題。有的父母說孩子要窮養,這樣做能磨礪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變得更加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有的父母說孩子要富養,這樣做能讓孩子見識更多的風景,變得更加自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最後父母們越來越極端,有的家裡沒錢還硬要富養孩子,有的家裡有錢卻開始窮養孩子,然而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有些東西是變不了的,還是能讓人一眼看出來這孩子的家庭環境怎麼樣。不信?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穿著

    首先就是孩子的穿著方面。對於某些窮人家庭來說,雖然信奉富養孩子的觀念,但是基於眼界的限制,可能只會一味追求衣服的牌子,認為大品牌的就都是好的,不會很看重於衣服和鞋子的質量以及舒適程度,因為他們只是把衣服和鞋子的牌子當做炫耀的籌碼,受這種觀念影響,孩子可能也會變得更加虛榮。而真正有錢人家的孩子卻不會這樣,因為他們知道,所謂的大牌更多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並沒有什麼很大的意義,所以反而更注重自身的感受,比如買鞋子時,就會儘量買穿著更輕鬆,運動起來對安全更有保障的涼鞋,而不是好看卻不好穿的鞋子。

    在衣服的選擇方面也是這樣,有些窮人家的父母,明明沒有那麼多的財力,偏偏要給孩子選擇所謂的大牌,還沾沾自喜認為這樣就能使孩子變得優秀,其實這種想法錯的很離譜,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孩子在選擇衣服時,都應該以舒適時尚和簡約為主。

    性格

    孩子的性格也是判斷家庭條件的重要依據。窮人家的孩子性格往往十分敏感,更容易聽出話語裡的弦外之音,跟這樣的孩子相處會比較累,因為需要時時刻刻考慮他的感受;而富人家的孩子因為從小受到的教育,會更有自信和底氣,心態也會更加平和。

    學習用品

    別的方面能假裝,但在一些細節方面卻會暴露的很徹底,比如想知道這個孩子家裡有錢還是沒錢,可以看孩子的學習用品,也就是本子或者筆。家裡比較窮的話,這些東西都會比較便宜,家裡比較富裕的話,學習用品的質量也會更好一點。

    其實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沒關係,最主要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孩子就會擁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

  • 71972263378

    2019-08-11 00:26

    貧窮的人思維格局小,沒能力,整天就知道抱怨老天不公、社會不平,嘆自己命不好、沒運氣,耳濡目染之下,孩子漸漸被同化了,自然而然地繼承了這種抱怨和自暴自棄。

    富人,一般都是社會各領域裡的成功人士,其財富不單單只是表面的「錢」,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有錢的那些因素。這類人往往心胸寬廣、格局大,思路也比較開放靈活;遇到困難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再就是,他們占據著豐富的社會資源和優質人脈,子女跟著見世面的同時還能開闊思維。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可以說這種家庭出來的人想不成功都難。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窮人一般也只能在窮人圈裡打轉,更別提什麼社會資源和優質人脈,這些對他們來說只是奢望罷了。窮人家的孩子由於世面經歷的少,容易造成不善言談、缺乏交際能力、缺乏自信心。

    另外,許多貧困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往往有種虧欠心理,別人家所擁有的條件自己卻無力提供,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孩子,於是儘自己所能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做反而容易使孩子養成自私任性、愛慕虛榮、自尊心強又自卑的性子,而且還不知道滿足、不懂得感恩。這就是盲目的「富養」造成的結果。

    與之相對的是富人對孩子的「窮養」。貧窮雖然有各種弊端,但也並非一無是處。逆境特別能磨鍊一個人堅強和獨立自主的品格,這兩樣恰恰都是作為成功者的必然要素。所以,許多富裕家庭經常煞費苦心地將孩子置於一個困難的境地來磨鍊他們的性格,他們是孩子堅實的後盾,出了問題他們有自信可以解決。相反,窮人卻往往不捨得再讓孩子受更多苦,更沒有信心去面對種種未知的困難。

    說了這麼多窮人的不好和富人的好,並不是單純地貶低窮人。我本人也是個窮人,所以對這些東西深有感觸,正因為意識到了問題,我們才更應該客觀地去面對這些問題,從而找出不足,尋求解決的辦法。「窮養」也好,「富養」也好,都有它們的可取之處,我們要做的是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地運用它們,而不是盲目。

  • 71740040751

    2019-08-11 00:15

    最簡單的差別是一個錢多,一個沒錢。

    其實這樣的說法也不絕對。富人應該是的被動收入可以覆蓋他的日常生活開支了。

    窮人的全部收入僅夠日常開支或還不夠日常生活開支了。

  • 1754429348912871

    2019-08-11 00:16

    不同環境造就不同人生,

  • 105381983093

    2019-08-10 23:44

    一個幹什麼都很容易

    一個幹什麼都很不容易

    窮人孩子寒門出狀元 有錢人的孩子直接可以去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