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的「獨立級」輕航母為何被稱為航母的最佳應急品?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3439157305

    2019-08-09 16:38

    二戰美國「獨立級」航母被稱為二戰航母最佳應急品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建的快。1942年1月輕型航母設計定稿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因此在有限的時間下,設計建造出航母的替代品才是當務之急。

    https://i1.ask543.net/uploads/5e/73/5/174fb0007cf680942f42c.jpg

    (獨立級航母)

    https://i1.ask543.net/uploads/9a/48/2/2b28500004f7fe8db6b03.jpg

    CVL(輕型航母)的設計之初,咱們還要撥回到1941年的中期,二戰中的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此時中國戰場,在中國軍隊英勇頑強的抗擊下,已經同日本侵略者進入戰略相持的階段,而歐洲在德國的攻勢下岌岌可危,幾乎被占領了整個西歐和東歐,蘇德戰爭的序幕也已經拉開,在如此的世界局勢之下,美國也知道自己參戰只是時間問題,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點燃了美國參戰的導火索,也只不過是順勢推動了美國的參戰,稍微提前了一下時間,同時也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即使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也為時不遠。

    https://i1.ask543.net/uploads/e2/41/1/174f40007d500694575e9.jpg

    在二戰空軍沒有今天這般重要的二戰,海軍無疑是參戰的絕對先鋒和中流砥柱,然而,讓美國鬱悶的是最新一艘的CV-8「大黃蜂」號航母將在1941年10月建成,然而CV-9"埃塞克斯「號航母才剛剛開工,建成要等到1944年1月,在這整整2年零3個月的期間,美國只擁有7艘航母,其中CV-1「蘭利」號航母還被改裝成了水上飛機航母,假如在這期間真的爆發戰爭,美國是否有能力來對抗當時日本強大的海上力量,到時候將成為一個未知數。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敏銳的意識到,航母的完美是抵擋不了戰爭的消耗的,因此犧牲部分性能,達到降低建造周期和提升建造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為了1941年10月到1944年1月,這段美國航母青黃不接的時期,於是在1941年8月羅斯福提議挑選一部分巡洋艦體快速改裝成航母。

    (獨立級航母)

    於是按照總統的指示,美國海軍艦船局基礎設計處,在以前的圖紙中尋找出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設計方案,例如1930年的裝備9門152毫米主炮和91.5米飛行甲板的巡洋艦航母,1934年裝備12門火炮,艦體中央搭設61米短飛行甲板的,1939年裝備1座三聯裝203毫米主炮,3座雙聯裝和2座單管127毫米炮和128米長的飛行甲板,等等,但是這些都沒有脫離出巡洋艦航母的影子,因此羅斯福對這些巡洋艦航母的設計方案並不滿意,他的腦海中的想法很簡單,簡陋點沒事,但是建造速度必須要快,海軍設計處的人員認為作為作戰的裝備怎麼能如此簡陋,但是事後證明羅斯福的思路是對的,不過終究海軍還是拿出了另羅斯福滿意的輕型航母的設計方案,這就是「獨立級」航空母艦。

    由於是經過巡洋艦改裝的簡易航母,因此很多結構方面的缺陷是致命的,最最直接的就是彈藥存放的問題,巡洋艦體上原來的彈藥庫用來存放炸彈,但是魚雷卻沒有了位置存貯,只能放在主甲板上,這個位置實在是太過暴露,9艘獨立級航母只沉沒了一艘名叫「普林斯頓」的簡易航母,原因就是在此。1944年10月24日,「普林斯頓」號航母在空襲呂宋島的路上,但是突然一架日本戰機突破艦隊的防空網,將一枚炸彈扔在了「普林斯頓」號航母上,20分鐘後,大火引爆了位於主甲板上的魚雷,瞬間火光漫天,並且劇烈的爆炸直接將身邊協助自己滅火的「伯明罕」輕巡洋艦重創,此時已經到了傍晚,巨大的火光引來了越來越多的日軍戰機,不得以,美軍只能用魚雷將「普林斯頓」號航母擊沉,這也是唯一一艘被擊沉的簡易航母,此次事故「普林斯頓」號航母114人戰死,190人受傷,旁邊的「伯明罕」輕巡洋艦戰死241人,受傷412人,幾乎全部官兵死傷殆盡。

    (被擊中的普林斯頓號航母)

    裝甲方面,雖然是簡易航母,但是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強,例如指揮艙,魚雷艙加裝了9毫米厚的STS鋼板用於防護粘彈碎片,其實用處不大。彈藥升降井則加裝了15~18毫米鋼板的防護。

    雖然簡易航母的缺點很多,但是這些快速生產的簡易航母,一艘就基本上抵得上半艘大型航母的戰鬥力,9艘就意味著在1943年底美軍就多出了相當於4個大型航母艦隊的戰鬥力,這樣來看這些簡易航母所形成的戰鬥力無疑是恐怖的。最重要的是,它彌補了一定時期美軍航母的空缺,從這些方面來看,簡易航母的出現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對於二戰的意義和影響也是巨大的,因此「獨立級"航母也被稱為二戰航母的最佳應急品。

  • 55947921355

    2019-08-09 09:58

    美國的「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是由「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的艦體改造而來的,整個改造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就是縮短工期,以便儘快投入作戰,因為在戰前美國海軍在航母數量上和日本海軍存在很大的差距,鑑於美國新的大型艦隊航空母艦短時間內無法服役,所以美國迫切需要緊急改裝一批輕型航空母艦來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而「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已經建成有大量完整的艦體,完全可以進行大批量改裝,美軍一次性對9艘艦體同時展開了改裝工作,總共兩年多的時間裡全部下水服役,迅速的增強了美國海軍的作戰能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雖然「獨立」級航母是在輕巡洋艦的基礎上進行改裝,而且是要作為輕型航空母艦投入前線作戰的,但是它的改裝方案則完全遵循護航航母的改裝思路—快!為了避免對巡洋艦艦體進行大的改造以影響艦體的整體強度,決定不對原有露天甲板進行改造,而是在原有甲板上方重新鋪設機庫甲板。由於加裝了較高的機庫,使艦體的重心變高,穩定性變差,於是在兩側設置了防雷突出部,這樣既可以增加艦體的浮力和穩定性,也能夠在其內部設置重油艙增加戰艦續航力,還可以抵抗魚雷的攻擊。為了減輕艦體上部的重量,縮減了機庫的甲板厚度,使得「獨立」級在防禦能力有所欠缺,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有一艘「獨立」級航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日軍飛機炸沉的。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獨立」級航母仍舊沿襲了「克利夫蘭」級的原動力系統,動力達到了10萬軸馬力,使「獨立」級航母的最高航速達到了31.6節,完全可以伴隨主力艦隊實施遠洋作戰。「獨立」級航母的標準排水量是11000噸,搭載24架戰鬥機和9架魚雷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空和掩護登陸等作戰任務。戰爭後期為了應付日本飛機的自殺式襲擊,美國海軍甚至要求所有的輕型航母全部搭載戰鬥機以加強對空掩護。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美國海軍總共入役了9艘「獨立」級航母,除了2號艦「普林斯頓」號在雷伊泰灣海戰中被擊沉外,其他8艘全部都安全的度過了整個太平洋戰爭,並在戰後全部退出了現役,首艦「獨立」號作為靶船在1952年被擊沉,另有3艘租借給了法國海軍,還有1艘租借給了西班牙海軍。

  • 小xin

    2019-08-09 10:19

    我正在讀《拼實業一一美國是如何贏得二戰的》,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創新能力、設計能力、組織能力、生產能力,簡直達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它生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有投入戰爭的同盟國軍隊裝備的2/3。包括86000輛坦克,2500000輛卡車,500000輛吉普車,286000架軍機,88000艘海軍艦艇包括航母,5600條大型商船,434000000噸鋼,2600000挺機槍,41000000000炮彈子彈,還不包括超級轟炸機和原子彈。

  • 52988108791

    2019-08-09 09:13

    謝邀。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二戰期間,通過珍珠港、珊瑚海、空襲東京等幾次大型海上戰役,美國海軍認識到航母編隊的巨大威力和戰略作用,開足馬力生產『』埃塞克斯『』級重型航母!可是,急需航母的美國海軍還是對它的生產速度不是太滿意,於是,美軍把九艘輕型巡洋艦『克利夫蘭『』』級改裝成為『』獨立『』級航母得工作提上日程;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九艘『』獨立『』級全部在1942—1943年度應急服役:它們在原有巡洋艦甲板上方新鋪設完全水平的機庫甲板,不對原有巡洋艦的露天甲板進行改造,新方案減少了護航航母的生產繁複性;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為了加快生產進度,減輕航母艦體上部重量,它的機庫所採用的鋼板厚度小,這就給機庫和艦體強度造成了隱患。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此外,『獨立『』』級航母加裝了較高的機庫,而『獨立』」級改裝自艦體修長的巡洋艦而非短粗的商船,美國的護航航母在改裝後暴露出了穩性不足的問題,這類問題當然也會變得更為嚴重;美國海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它決定在巡洋艦修長的艦體兩側設置防雷突出部,既可以增加航母艦體的浮力和穩定性,也能夠在其內部設置重油艙增加戰艦的續航力,防雷突出部還能加強航母抵抗魚雷攻擊的能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除此以外,為了平衡艦體右側布置的艦橋、雷達以及煙囪重量,艦體左舷的艙室中還專門注入了水泥——它的改裝價格和性能良好讓美國海軍收穫了驚喜!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九艘『』獨立『』級的緊急入職提升了美國海軍、尤其是太陽洋艦隊的實力!它們形成對日本海軍的海上空中優勢:它們將太平洋戰爭從『』大炮巨艦『』模式帶入了『』航母決勝『』階段:正是在它們和其他級別航母的配合下,美國海軍、陸戰隊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海上和登陸戰役,美軍把日本的『』絕對國防圈『』不斷壓縮!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馬里亞納海戰、雷伊泰灣海戰的勝利意味著日本本土也處於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的威脅之下,美國海軍的『』獨立『』級僅僅被擊沉一艘!二戰結束之後,『』獨立『』級承擔了運送美國退伍軍人回國的任務,由於艦上設施齊全、居住空間寬鬆——獲得了退伍軍人們的一致好評!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戰後,它有兩艘給了法國海軍,一艘給了西班牙海軍作為反潛航母使用。西班牙海軍對它視作珍寶,一直服役到1989年才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