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的方言不是本地人能聽懂嗎?
- 5547783155
- 閱讀量:0
- 2019-08-02 10:26
2019-08-02 13:10
我家鄉的方言屬魯中口音,說的慢點外地人能聽明白,山東接近普通話源地河北較近,比普通話生硬些,發音的聲調不准,帶濃厚的地方口音,所以上小學時老師很頭疼,小學五年才改的稍有好轉。但山東的東西南北,各不同,各有特點,外地人待一段時間了才明白當地人發音特點。
2019-08-02 16:47
謝邀。
湘鄉方言了解一下嗎?hhh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大學時在宿舍給家裡人打電話,講的湘鄉方言,打完電話之後室友一臉懵逼得問我:你剛剛講的是泰語還是韓語,我怎麼覺得還有點像日語
(哈哈哈哈哈哈xswl)
我說:沒有吖,就是湘鄉話,你們聽不懂嗎?
室友:根本聽不懂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至此,我才知道,原來湘鄉話真的很難懂,並且在外地人聽來還有點像外語,類似泰語/韓語/日語,反正就是聽不懂的語言就對了。
所以,鐵子們,湘鄉方言了解一下??
以湘鄉方言為主要代表的老湘語,較為完整的保留了湘語的古色。而作為湖南方言之王的湘鄉方言,其研究價值非常之高。
但是,老湘語對非方言區的研究者來說,既難說又難聽懂。譬如說湘鄉方言,曾經就有人將之列為【全國第二大最難聽懂的方言】。然而正是這種方言屬於湖南方言中比較特殊的「獨立型」方言,它原本就是獨立的,又受周圍方言影響較小,原來的特點保留得比較多,因而不同於其他方言,極具特色。
湘鄉話發音上感覺很尖銳且鼻音較多,不像長沙話和湘潭話一樣的圓潤。
有湘鄉網友( 吥能説の秘密)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有意思的湘鄉方言,大家覺得有意思的話可以學一學,掌握一門「外語」hhh~
【親人的叫法】:「爺爺=嘎嘎」;「奶奶=niania(第一聲)/aji(阿幾)」;「爸爸=波波」;「媽媽=恩咩」;「哥哥=gogo(第一聲)/gugu」;「姐姐=jiajia(第四聲)/daji(大幾)」;「叔叔=xiuxiu(前一個第二聲,後一個第四聲)」;「姑姑=mama(第四聲)」(實在寫不出來,用拼音代替);
----【動物叫法】:豬=dv ;鴨(無法用語言表示,介乎俺和涯之間);蜻蜓=洋眼眯,洋眯眯;青蛙=麻刮;
----【加深語氣】:「爺里稀」;「崽暗卵彈琴(騙人,說話沒準信)」;「碰打恩的五四」;「暗嘎卵呢(壞事了,出事了)」;「卵幾一」;「嬲南外太婆(罵人的話)」;「真的不嬲衰(形容別人不是東西)」;「竟實有卵味(挺有意思的)」
----【表示強調】:「畜生騙恩咯」;「閣嘟豬嬲的」;「冒得卵味哦(沒意思哦)」;「乓臭的」;「較酸的」;「拉扁的」;「哩胖的」;「刮瘦的」;「桶大巴大」;「咯細巴細;「噴臭的」 「耪腥的」 「撩苦的」 「飛辣的」「親甜的」
----【固定名詞】:「卵壩屎(小孩)」;「瘟老娘(大媽大嬸級別以上)」;「尖湯五」;「剁腦殼(傻瓜)」;「萵筍腦殼(傻瓜)」;「鎬屎棍(跟混世魔王差不多意思)」;「王眼畜生」;「紅漆馬桶(傻瓜)」;「燒火老倌」;「光眼瞎子(睜眼瞎子,有眼無珠的意思)」;「桶褲大嫂」;「娜麗婆」
----【形象動詞】:「撇打一錫」;「桶打一拳」;「抹打一下」;「呆屁眼一腳」
----【虛擬語氣】:「瀉灰」;「稀瀉的」;「紅帶」;「聆光耍細」;「神末籠桶」;「莽哩莽懂」
----【歇後語式】:什麼「大火同同燒死嘎嘎」;「眼屎打屁」(說話吞吞吐吐);「批死帕那」(很髒);「火燒紅除屁、大蒜屁、豆齒屁」;「撞打喔打」(小心避讓);「勤南發省,遇豬打狗」;「酒幾菜幾,吃嘎搞嘎,乾乾朗嘎」(酒和菜,吃完喝完,一掃而光);「掐打瀉頭打刨秋」(抱著石頭狗刨式游泳。打刨秋的意思是狗爬式游泳。)
----【順口溜】:「前嘎天恩到香港去碰見兩個麻拐子!」「東台山,煙咕咕。老倌老娘討媳婦,討啊討個尖湯婦,生啊生個倆屁股。」;「一年老闆囉嗦,二年老闆哥哥,三年老闆游擊隊,四年老闆馬桶蓋,五年老闆毛廁眼」;「皮桶桶,皮桶桶,桶桶塊皮!」;「一二三,三二一,我嘎你俚俚動象棋!南俚俚的豬,恩的炮,打起南俚俚作豬叫」
2019-08-02 19:58
感謝悟空回答的邀請!
關於你家鄉的方言不是本地人,能聽的懂嗎?回答請多多指教,謝謝!
首先介紹下本人正兒八經的一枚四川綿陽人,從小說(聽)四川話長大(有一部四川方言版的貓和老鼠非常好看)從小看到大,一直到上初中後老師才用普通話(川普,哈哈)上課!慢慢開始接觸普通話!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所以從工作以後接觸到的一些湖北,湖南,及周邊的一些地方的人聽我們說話,還是蠻容易聽懂的!再則就是北京話,北京話比起四川話,兒話音比較重!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有哪些四川方言吧,看看大家是不是都能看懂理解喔ˆ
2019-08-02 17:41
能聽得懂,正宗的東北普通話,前幾天坐車遇到一個土耳其留學生,他中文講的特別好,和他交流我有問他能聽得懂我說的話嗎?他說全部聽得懂。
我想連會漢語的土耳其人都聽得懂,那麼,所有會漢語的人都應該能聽得懂。
2019-08-02 18:31
我們開封人只要是本地人當然能聽懂我們本地話了,除非是開封籍從小不是在開封出生又不是在本地長大的人。
我想只要是屬開封本地話出生且又在本地長大的人,無論他(她)走到天南海北和世界各地,鄉音不改而且能聽到同樣的口音的話會感到十分親切的,也都會主動向老鄉搭訕會和他交友的
2019-08-02 16:17
我家鄉羲里媧鄉,天水市,西北地區的差不多可以聽懂,其他地方的人應該時間長了也能聽懂一些。地方方言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天水把女孩,叫女娃,男孩,叫男娃,也就是從女媧這裡來的。
2019-08-02 13:41
我是福建汀州人,當地方言是客家方言。
客家人是從中原地區南遷過來的,是漢族的一支民系。
古代中原地區漢族的語言在遷徙的過程中與南方土著語言逐步融合就形成了客家話。
早期南方是蠻荒之地,當地的土著是以部落是以形式存在的,不同部落有各自的語言特點。中原人口在與當地土著的融合中有形成了區域性語音和語言。很多客家地區,縣與縣,鄉鎮與鄉鎮,甚至村與村之間的語言都是不通的。為解決客家不同地區語言交流的問題,逐步又形成了客家平話。為了解決客家地區和外部地區的語言交流問題,又形成了客家官話。
這一系列語言就構成了客家語系。汀州是客家首府,歷來是客家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是客家地區與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城區的語言特徵是客家平話和官話。
所以就長汀城而言,其本地語言有相當一部分,外地人可以聽懂的。
2019-08-03 05:00
《平涼方言》
「飯吃了浪走,」 」去那答?」(吃完飯出去轉一圈,"走什麼地方呢?)
"不敢臊情,""招禍家!"(不要表現積極,小心得到批評。)
"日能透頂""沒麻搭!"(太小聰明,辦事情沒問題!)
2019-08-02 19:35
福建莆田的方言有時候連莆田人都聽不懂不要說外地人。如果外地人嫁到莆田來的話過個3年估計就全懂了吧。如果是在莆田工作那基本沒戲。
2019-08-02 23:54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有個安徽人來到我地處滇西的家鄉,大家彼此用方言交談(都不會普通話),竟然也能互相聽懂。
2019-08-02 17:57
家鄉的方言只有方圓十里的人能懂
2019-08-02 20:28
有一部分還是能聽懂的
2019-08-02 14:52
可以,徐州話接近普通話
2019-08-02 17:45
為什麼叫方言?方言就是各地說的話叫方言,方言是外界人聽不懂,這正常
2019-08-02 22:10
謝謝邀請
河南經典方言中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