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些戰爭的發動,屬於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6)

  • 51991080088

    2019-08-10 07:00

    在近代,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從歐洲發起,日本從亞洲發起進攻中國,造成世界範圍內死傷數千萬的空前浩劫,最後以失敗告終,日本還吃了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害人害己,就是這些二戰發起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源於朝鮮的內部爭端,但是由於美國對當時形勢的誤判,悍然發動仁川登陸打擊北朝鮮軍隊, 並把戰火推進至中國的鴨綠江邊,惹怒了新中國和前蘇聯兩個大國捲入戰爭,結果美國不但占不到便宜,還導致美軍的大量傷亡,最後不得不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對外停戰協定上簽字。

    伊朗克吞併科威特的戰爭,最初看起來是勝利了,但畢竟是違背了國際法的非正義戰爭,最後結果是伊拉克的國家被美國的兩次伊拉克戰爭打的丟盔卸甲,總統薩達姆被美國控制的新生政權處以極刑,整個國家處在動盪不安的狀態,同樣是典型的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蠢戰爭。

  • 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其父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長平之戰中取代廉頗指揮四十五萬趙軍同秦軍作戰,中秦將白起計策,被白起以二萬五千人斷絕後路,五千騎一分為二後以輕兵攻擊而作戰失利,趙括遂選擇原地堅守等待救援,在被秦軍圍困四十六日後,率部突圍,遭到秦軍射殺,趙軍餘部四十萬人盡數被白起坑殺。(《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史上另一位趙括:出現在春秋時代「下宮之難」中,是趙盾的弟弟。在這次趙氏家族的劫難中被誅殺。

    在世界軍事史上,苻堅的命運與拿破崙好有一比。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從此退位流放,百日王朝徹底垮台;苻堅兵敗淝水,最後身死國破,一統江山化為泡影。

    霸王舉鼎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陳勝被殺,項梁召集部下議事,居巢人范增前來告訴項梁,如果不立楚國後人而自立,一定不會長久。於是項梁聽取范增的意見,在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仍立為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項梁統軍在東阿大破秦軍,別遣項羽、劉邦攻打成陽,破秦軍於濮陽東,秦軍被迫退入濮陽城內,項羽、劉邦又率軍攻打定陶,斬殺秦將李由。項梁連破秦軍,非常驕傲。而此時秦派了大量的援軍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軍後突襲項梁,項梁兵敗被殺。項羽和劉邦攻打陳留不下,於是商議退軍,項羽引軍駐紮彭城西,劉邦駐軍於碭。

    巨鹿之戰

    項羽題跋全身像

    章邯殺敗項梁後,認為楚兵不足為慮,於是引軍北渡黃河,大破趙國。趙王以陳余為將,張耳為相,敗走巨鹿,章邯率領王離、涉間共四十萬圍攻巨鹿。

    楚懷王聽聞項梁戰死,非常害怕,從盱[xū]台趕到彭城,收編項羽、呂臣的軍隊由自己統領,並任命呂臣為司徒,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封劉邦為碭[dàng]郡長、武安侯,仍舊統領碭郡的軍隊。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宋義為主帥率兵五萬前往救趙。宋義軍行至安陽,逗留四十六日,不再進軍。項羽向宋義建議說:「秦軍圍趙於巨鹿,我們快速引兵渡河,和趙兵內外夾攻,必然可以擊破秦軍。」但宋義不肯發兵,還在軍中飲酒作樂。時天氣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餓。項羽見此狀況,於早晨去見宋義,將其斬殺。項羽提著宋義的頭告訴將士:「宋義想要和齊聯合謀反,楚懷王暗令我將其殺死。」諸將因為畏懼而屈服,不敢抗拒,於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桓楚將此事報告給楚懷王,楚懷王就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了宋義之後,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於是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兩萬士卒渡河,多次進攻章邯給王離軍輸送糧食的甬道,但收穫不大,趙將陳余派人請項羽再次發兵。項羽率領全部兵馬渡河,與秦軍大戰九次,章邯破走,項羽率軍繼續北上進攻王離。楚兵以一當十,呼聲動天,打退章邯後,諸侯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與項羽一起進攻王離,斬殺蘇角,並生擒王離,秦將涉間不願投降而自殺。大破秦軍後,項羽於轅門召見諸侯將領,諸將無不跪著前來,不敢仰視項羽。於是項羽為諸侯上將軍,諸侯都歸附於他。

    章邯率軍駐紮在棘原,項羽駐軍於漳水南,兩軍相持不戰。秦軍多次被項羽打敗,秦二世派人責備章邯,章邯害怕,於是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司馬欣到了咸陽,被趙高留在司馬門三天,不予接見,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營中,勸章邯早做打算,趙軍陳余也寫信給章邯,勸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項羽營談和約,但沒有談妥。

    項羽讓蒲將軍領兵,日夜兼行渡過三戶津與秦軍交戰,將其擊敗。而後項羽率領全軍又於污水上大破秦軍。章邯再次派人來見項羽,想要訂立和約,項羽召軍吏來商量說:「現在軍糧越來越少,想答應他們。」軍吏說可以。於是,項羽和章邯約在洹水南殷虛上相見,並訂立盟約。章邯見到項羽後,哭著向項羽傾訴趙高的種種行為。於是,項羽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前部,行至新安。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諸侯的士卒原來都曾在秦服過徭役,受盡秦兵的鞭撻,而今秦兵投降諸侯,諸侯兵都把秦兵當作奴隸來驅使,引起秦兵的不滿,暗地裡作打算。諸侯聽聞到秦兵的計策,將其告訴項羽,項羽召集黥布、蒲將軍等人商議,認為秦兵很多,入關中後如果不聽令,會引起非常大的禍患。於是,項羽將秦降卒二十餘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分封諸侯

    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後,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行至函谷關,發現有兵守關,項羽軍無法通過,又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項羽大怒,派當陽君攻破函谷關,四十萬大軍駐紮於新豐鴻門,劉邦軍十萬駐紮灞上。劉邦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並且用子嬰為相,珍寶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訴項羽,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後卻不取財物女人,志向不小,應該趁早殺了他。

    15張

    項羽塑像

    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手下的張良關係友好,連夜前往劉邦軍見張良,想要勸張良逃走,卻反被張良拉攏。項伯回來後告訴項羽,劉邦攻破咸陽有大功,如果進攻他是不義之舉,項羽表示贊同。

    劉邦第二天率領一百多騎兵來見項羽,范增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項羽為人不忍,默然不應。於是,范增讓項莊於席間舞劍,伺機刺殺劉邦,而項伯也拔劍起舞,擋住項莊。張良見狀,至軍門找樊噲前來。

    樊噲強行進賬,對項羽進行一番了說辭,項羽無言以對。於是劉邦伺機逃脫。他留張良將白璧玉斗獻給項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廁所為由,扔下車騎,只帶樊噲、夏侯嬰等人從酈山道逃回霸上。項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卻將玉斗摔在地上拔劍砍破,嘆道:「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

    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搜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但項羽見秦王宮都已經被毀壞,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東,於是不聽。那人又說,都說楚人性情殘暴,果然是這樣。項羽聽到後,把那個人殺了。

    項羽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zāng shū]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彭城之戰

    項羽分封完諸侯,諸侯各前往封國,項羽將義帝遷往長沙郴縣,暗中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於途中將義帝殺死。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聽聞劉邦已定關中,非常憤怒,封鄭昌為韓王,派其前往阻擋劉邦,令蕭公角阻擊彭越。彭越擊敗蕭公角後,張良偽作韓王書給項羽,說劉邦只想得關中,不會向東用兵,又偽作齊王、梁王書給項羽說齊王准本和梁王齊心協力滅掉楚國。於是項羽放心攻打齊國。項羽徵召九江王英布,英布託病不出,派遣手下將領只率領幾千人前往,項羽因此怨恨英布。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冬,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引兵會戰,被項羽擊敗,田榮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殺死。項羽燒毀齊國房屋,將降卒全部坑殺。把擄掠的男女老幼全部遷往北海,死傷無數,齊國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橫趁機收編齊兵數萬反攻城陽,項羽久攻不下。

    劉邦率領五路諸侯兵馬有五十六萬,向東攻打楚國,項羽聽聞後,留部將繼續攻齊,自己親率精兵三萬去救援彭城。劉邦攻下彭城後搜集珍寶美人,大擺宴會。項羽率軍從早晨開始,由蕭縣從西打到東,中午時打到彭城,大破劉邦軍,殺死漢兵十餘萬。劉邦軍逃往南山,項羽率軍追到靈壁東阻攔,漢兵落入睢[suī]水十餘萬,睢水為之不流。項羽把劉邦包圍了三層,卻被一陣大風吹亂楚軍,劉邦趁機率領數十騎兵走脫。

    彭城之戰

    劉邦逃往下邑,收集敗亡散卒至滎陽,各路敗軍先後前來會合,蕭何也發動關中沒有登記在冊的百姓前來投奔劉邦,劉邦因此軍勢得以重振。項羽乘勝來戰,無法取勝。劉邦彭城大敗後,諸侯反叛劉邦,歸附項羽。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劉邦在滎陽修築甬道用以過河取敖地的糧食,項羽軍多次侵奪甬道,劉邦軍無法取得糧草補充,非常害怕,於是,與項羽議和,項羽同意。

    鴻溝和議

    項羽在范增的建議下,與范增合圍滎陽,打算把劉邦消滅。劉邦非常害怕,採取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羽和范增,項羽於是剝奪了范增的權利。范增沒有想到項羽竟然會懷疑自己和劉邦有勾結,十分氣憤,於是告老還鄉,但在途中病死。

    項羽將滎陽的劉邦四面圍定攻打,劉邦軍勢非常危急,部將紀信於是引兩千軍乘黃車假扮劉邦出城,說劉邦願意投降,項羽趕來見到紀信問劉邦在哪,紀信說劉邦已經逃走了,項羽於是將紀信燒死。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項羽攻下滎陽,處死滎陽守將周苛、樅[zōng]公。而劉邦走宛、葉,派人說服英布背叛項羽,進入成皋。項羽得知後迅速率兵前來攻打,奪下成皋,一路西進。劉邦逃亡鞏縣,派重兵阻擋,項羽無法挺進。

    此時,彭越渡河攻擊東阿,楚將薛公兵敗身死,項羽於是親自率軍攻打彭越,彭越敗走,但成皋卻被劉邦趁機奪下。項羽回軍與劉邦對峙於廣武,相持了幾個月。項羽向劉邦單挑,但劉邦不肯,於是,項羽派壯士出來挑戰,但被樓煩人射殺。項羽大怒,身披鎧甲手持長戟來挑戰,樓煩人準備射項羽,項羽怒目而視,將樓煩人嚇得不敢出來。劉邦聽聞後,出來和項羽對話,項羽又向劉邦挑戰,劉邦不從,項羽以弩射傷劉邦,劉邦退入成皋。

    項羽和虞姬的塑像

    韓信於河北攻破齊、趙等國,並準備進攻楚國,項羽派大將龍且前往進攻韓信,但卻被韓信所破殺,這時,彭越又於上谷城復出,項羽大怒,親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馬曹咎原地待守,並告誡他不要出戰,只需守住十五日即可。項羽走後,劉邦軍前來挑戰,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劉邦軍趁機發動進攻,大破曹咎軍。項羽聽聞曹咎兵敗,引兵而回。這時,劉邦軍正於滎陽東圍攻鍾離眜,聽到項羽回來了,非常害怕,全部退走。

    項羽腹背受敵,又糧草不繼,於是,送還劉邦家眷,與劉邦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垓下之戰

    鴻溝和議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卻趁這個時候突然撕毀盟約,追擊項羽,想要把項羽一舉消滅。但和劉邦約定一起出兵的韓信和彭越卻沒有來。項羽引兵反擊劉邦,大破漢軍,劉邦於是深溝高壑,堅守不出。

    劉邦以加封土地為條件,說動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南下後西進,與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後退;漢將劉賈率軍數萬會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並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卻在此時叛楚,先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後,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六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

    項羽

    劉邦以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項羽引兵十萬,先與韓信大戰,韓信軍失利往後退卻,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軍抵敵不住,於是,往後撤,韓信趁機反擊,項羽軍大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

    項羽軍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於是,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天亮後,漢軍發覺項羽離去,於是,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時,項羽迷路了,他去問一個老農,老農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經過一場激戰,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騎,而追擊的漢軍卻有數千人。

    烏江自刎

    霸王別姬

    項羽自忖不能脫身,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 99546598846

    2019-08-09 22:48

    遠的不說,就今年2月份的印巴空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純屬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首先,印度出動12架戰機轟炸了「穆罕默德軍」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的營地。隨後印度洋洋得意地號稱徹底摧毀了該營地,並向外界宣稱此次行動完全展現了印度空軍的精準突襲能力!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但另印度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結果第二天巴基斯坦就擊落兩架印度戰機,並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俘獲了一名印度飛行員。

    巴方隨後也展示證據表明印度在前一天的突襲行動只是炸毀了一些山頭和樹木。

    這些都另印度在國際社會上顏面大失。尤其是飛行員被俘這真是實打實地被打臉啊!我相信也正是這次空戰的失利讓印度一直憋著勁要醞釀一次更大的軍事行動來挽回顏面,並由此帶來了這幾天印度直接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權,並準備納入聯邦政府管轄。

  • 3390488546118699

    2019-08-10 08:43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從古代講,國外比較出名的就是波斯妄圖征服希臘世界,結果蝴蝶效應,最後被亞歷山大征服了。還有就是皮洛士效應,有興趣的可以百度。

    國內比較出名的,比如漢高祖劉邦遠征匈奴,結果被圍。

  • 2079895765124588

    2019-08-09 21:34

    沒有對與錯,只有強與弱。成王敗寇而已 。人性是貪婪的。

  • 1085914077212206

    2019-08-09 21:49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