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104585483045

    2019-08-10 22:07

    叛逆的根源就是成長。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1,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是成人了,想表現出成人應該有的樣子。在心理渴望父母把他看作大人,不再像以前一樣管著他。但是他思想還是幼稚的,盲目的。這就是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2,隨著性特徵的發育成熟,產生了渴望與異性交往的想法。但是由於家庭和學校的壓制,又形成了渴求與壓制矛盾。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3,認為自己已經成人,不願意再受父母照顧或干預,反之會產生對抗和厭煩,但是在很多方面又無法獨立,比如生活經驗,經濟等還要依賴父母,這就是獨立與依賴的矛盾。

  • 3751188845043982

    2019-08-11 00:04

    叛逆心理"是主體在自我的心理需求與客觀的心理環境相悖時產生的一種帶有強烈對抗色彩的心理狀態及傾向。它是孩子發育過程中一個必然伴有的現象,是青少年身體發育和「自我意識"萌芽的標誌。隨著知識的積累,見識的增長,同齡人的影響,青少年渴望自主、要求獨立言行的欲望顯著增強,一旦有人違背他們的意願,不支持他們想法,便很容易產生牴觸心理或反抗行為。正常的叛逆心理是初中生要求自立、自主的一種表現,有點叛逆不是壞事,但過度了就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容易導致固執、焦慮,產生對他人的懷疑、偏見與敵意,不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長此下去,還會造成性格孤僻、心理不平衡、嚴重影響良好的性格建立和個人發展。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在我國,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表現在不服從管教、缺少理想和信仰、幻想一夜成名、早戀、追星、網癮、暴力、離家出走等現象。「叛逆心理」的出現讓家長和老師在與孩子的交往、溝通的過程中產生障礙,關係出現裂痕。家長們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無不頭疼地表示:孩子做什麼事都不願意配合,就喜歡反著說、對著幹;年齡不大,脾氣挺大,一提到學習就翻臉;以前嘰嘰喳喳的孩子裝起深沉,心事不願意向父母吐露;以前溫順乖巧的孩子變得易怒、蠻橫;總是嫌父母嘮叨等等。在學校,教師們也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說了很多遍的禁令,學生們偏偏還是要違反;只聽得表揚,聽不得半點批評;喜歡譁眾取寵、挑老師的錯誤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情緒起伏很大,一時灰心喪氣,一時又得意萬分等等。家長、老師們不禁要問: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我們該如何與處於人生中瘋狂、迷茫、狂妄、天真、熱血又叛逆時期的孩子打交道呢?傳統的家長權威式親子關係早已分崩離析,師尊生卑的時代顯然一去不返。親子、師生衝突日益凸顯,所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等教育方式必須協調統一起來,建立健全新型的親子、師生關係,完善關於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

  • 80136573200

    2019-08-10 22:01

    逆及,反者道之動,有壓迫掌控就有反動自然發生,每個人應獨立成為他自己,

    家長主義居高臨下才說逆反。

  • 85302485281

    2019-08-10 22:00

    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畢竟誰都會有這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