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賬戶養老金怎麼算?
- 5547754693
- 閱讀量:0
- 2019-08-07 02:02
2019-08-10 18:47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廣告過了60歲怎樣買養老保險 還能買哪些保險
近日,國務院針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發布了新的通知,《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梧桐樹保險網的保險規劃師解釋道,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平衡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不平衡的問題,由省級統籌提高至全國統籌,實現互助共濟。養老問題一直國家和人民都非常關心的民生問題,政府也一直在不斷的完善相關保障。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過大,再加上老齡化問題加速,就目前而言,社會養老保險其實還只能承擔最基本的養老保障。如果對於養老生活有一定的品質要求,那麼除了社會養老保險以外,還需要通過財務規劃提前做好…
10
個人繳費個人賬戶養老金怎麼算的
個人繳費養老金根據各地的政策是不同的。 具體取決於自己繳費的多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怎麼計算的
計發月數公式: 其中: M為計發月數 Yd為城鎮人口平均預測壽命 Yr為退休年齡 i為未來年記賬利率或投資收益率 以60歲為例,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0歲的預期壽命為75.21歲,按照利率4%來計算,將相關參數帶入後M=138.76,四捨五入後為139。 擴展資料: 使用方法 計發月數的使用方法:根據退休時賬戶存儲額和規定(約定)的去世時賬戶繼承規則,除以退休時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算按月發放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年金待遇、商業保險的保險金。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為例: 假如某城鎮企業職工退休時賬戶存儲額為50000元,退休年齡為60歲,則根據2005年國發38號文查找對應計發月數為139,則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139=359.71元/月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怎麼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怎麼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擴展資料: 主要分類: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準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養老金
社會養老保險自己交的,那進入個人賬戶的錢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
廣告年年都交社保 為啥還要買保險
2019-08-10 19:15
1
繳費比例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
步驟閱讀
2
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
3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加過渡性養老金,加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4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入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
5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結算。
2019-08-11 10:16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有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一部分計入個人賬戶。於此相對應,參保人將來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也至少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
養老保險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本金,每年會產生規定的利息,本金和利息之和就是個人賬戶儲存額。
關於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是: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2017年4月13日,《統一和規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出台,進一步明確:
記賬利率應主要考慮職工工資增長和基金平衡狀況等因素研究確定,並通過合理的係數進行調整。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2016~2018年,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人社部和財政部統一發布,分別為8.31%、7.12%和8.29%。
二,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實際上對應於參保人退休時的余命,即領取養老金的計劃時間。退休年齡越大,基於人均預期壽命,領取養老金的理論時間越短,所以計發月數越少、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國家對於計發月數的規定見下表。
在實踐中比較常用的計發月數有,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個月,55歲退休170個月,60歲退休139個月。
下面舉個例子,演示一下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過程。
某靈活就業參保人,2004~2018年按照社平工資100%的基數參保繳費,15年一共繳費100918元,其中60551元進入統籌賬戶、40367元計入個人賬戶。
則參保人2019年滿60歲退休,其基本養老金每月為1280元。
退休基本養老金這1280元,是由基礎養老金860元和個人賬戶養老金420元組成的。其中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公式由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得到的。
這個例子中,個人賬戶儲存額是由參保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本金40367元和對應的利息18081元組成,一共為58448元。對應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查上表為139個月。所以:
個人賬戶養老金=58448÷139=420元。
2019-08-10 19:09
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按照工資總額的28%其中單位繳20%個人交8%,個人繳費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進入統籌賬戶。比如你的月工資是3000元 3000*20%600進入統籌賬戶 3000*8%240元進入你的個人賬戶。
2019-08-10 20:00
養老金全國,跟踞你收入條件而定,你打工公司幫你交,如果你個人真的覺得很需要,收入又沒有,那就看你怎麼去面對養老金,想交多少養老金是你個人決定的,有錢的話還是可以去交的
2019-08-11 10:22
如你60周歲辦理養老金,個人帳戶餘額÷139=個人帳戶每月應領的養老金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