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家長不給學費和生活費怎麼辦?
- 4474650854
- 閱讀量:0
- 2019-08-02 10:48
2019-08-02 17:50
謝邀!先來說個實際例子吧!
讀大學期間沒有用過家裡一分錢!
1、學校學費和住宿費什麼的是用的助學貸款,畢業後三年內還清!
2、平常在學校沒課的時候會去做兼職,好些年前了,那時候工資不高,50-80一天;
然後暑假會去打暑期工,大概兩個月能有三千吧!
3、大學每年都申請到助學金以及部分獎學金!(要說下成績不算特別突出,但也不差,主要是要積極參加活動,成績中等往上走)
在大學的生活費就主要來自自己的兼職+助學金了!而且在大學一般情況來說,只要你不亂花錢,一般消費不會特別高!我以上費用在整個大學讓我在正常生活水平下還有少量余錢!
解決問題:
所以如果家長不給學費和生活費的話,學費你是可以通過助學貸款來獲得的。
生活費:你可以通過做些兼職,但是這裡不建議做簡單的街頭髮傳單什麼的;
暑假去做暑假工。助學金和獎學金,如果可以努力拿到最好,但這個畢竟指標有限的,拿不到不強求!
建議:家裡條件允許的話儘量說服家裡提供一定的經濟來源吧!在大學最好不要為了錢去做一些不能提高自己能力、認識的兼職工作。大學期間更重要的是:1.享受並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2.成績要在中等往上,不求特別優秀,但絕對不能掛科;3.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培養自己的興趣以及交際管理能力,多參加校園活動;4.如果能找對方向,對自己有個目標和規劃了,就朝著這個目標去學習發展。5.有空多看有用有價值的書,可以多方面的,不必拘泥於自己的專業。
以上好幾點都是要在有經濟生活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最好能有經濟支持(除非實在沒辦法,家裡沒條件或其他情況,就要自己學會平衡了)。畢業之後你會發現,以上幾點在大學期間都比你賺錢重要,如果能找到興趣點又能順便賺點錢那最好不過,但微乎其微,除非能力特別強的人!
2019-08-02 15:22
我覺得大學是最好的學習時間。一定不能浪費掉。
如果可以,還是建議申請貸款。充實自己是最重要的。我很多同學當時發傳單。當然不是不可以,但成本太高了不是嗎? 浪費了時間。
努力學習,獎學金、比賽獎金、發論文、跟著老師做項目,參加社會實踐、甚至可能申請專利(我同學就申請了)。 很多種方式既能武裝自己,也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畢業的時候還有可能保研,研究生也有獎學金)
當然,在學習之餘,做個家教之類的工作來積攢一些也很好。學校也會提供一些勤工儉學崗位。(劃重點,學習之餘)
鍛煉自己的能力,不是只有勤工儉學一條路。 好好學習,考個好的研究生,去個好的城市,學個好的專業,跟個好的導師。都很重要!
未來路很廣,希望可以認真考慮。
2019-08-02 15:28
感謝邀請!
上大學家長不給學費和生活費怎麼辦?這個問題得根據實際情況來看:
第一,如果是家庭困難,家長給不起學費和生活費,你又想上大學,而且已經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話,你可以走助學貸款來解決部分學費,目前我國大學生生源地貸款最高是6000元每年,而國內二本以上的院校(原來的三本和獨立院校除外)學費大都低於6000元,高職高職學費低於8000元。所以,學費通過助學貸款基本上可以解決。及時還有沒解決的,也可以向所在院校申請緩交學費。
至於生活費或其他的費用,只能靠自己在大學的時候一邊打工一遍賺錢來解決了。但在大學打工賺錢,只要你努力去想,努力去做,並不難,我讀書的時候身邊也有幾個同就是因為家裡經濟困難,靠打工順利完成了學業,而且畢業後還特別優秀,因為在大學裡的打工生涯磨鍊了他的意志,培養了他的能力。
第二,如果是家庭不困難,家長不給學費和生活費,這個問題,就得和家長好好溝通了,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家長對你所考取的學校不滿意,希望你復讀,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總之,好好溝通好,我相信,家長一定會關愛自己的子女,對自己子女成長有利的事情,一定會去做的。
經過你的努力,相信,美麗的大學一定能為你敞開,讓你順利畢業,成長為國家的棟樑!
2019-08-02 14:16
家長不給生活費, 目的就是鍛煉你的自理能力。對年輕的大學生來說,這未必,不是好事情。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可以參加勤工儉學,參加兼職。既可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存本領!如果學費有問題,可以通過申請助學貸款,解決自己的,一時困難。
2019-08-02 15:12
1.真的沒錢支付大學生活費用
那題主要體諒體諒父母的不易,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可以解決你的煩惱。大學基本都有校勤工儉學部,可以加入,有很多兼職機會。
2.有錢支付但想鍛煉孩子的能力
很多家長都會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提早感受社會的不易,這時候可以用比較討巧的辦法,比如跟父母借一筆錢做點小生意,如果賺了,那既有生活費,又達成了父母的期待;如果沒賺錢,那也沒關係,父母一定願意為孩子的經驗支付教育成本。不信你看王思聰他爸(當然只是舉個例子,但原理一樣的)
3.就覺得孩子的生活費成了自己的負擔
不是所有父母都天然愛護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對父母的愛不應抱有「理所當然」的觀點。但這不是壞事,那意味著將來照顧父母的時候也不必有太重的心理負擔。至於解決方法,參考第一點。
無論是哪種原因,我想解決方法都好說,重要的是要用什麼心態看待父母的這種行為。
希望題主不要被煩惱所困,生活是自己的,何不開心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