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 3154003922
- 閱讀量:0
- 2019-07-11 00:08
2019-07-14 17:44
說起知了猴,可能有些人不清楚是什麼,但要說到金蟬的時候,估計大部分人,就知道是什麼了,因為知了猴,就是金蟬的俗家名稱,而且金蟬的俗家名稱,還不止知了猴一個,同時還有知了龜,節老龜,羅鍋,爬叉,等俗家名稱
而知了猴,又是金蟬的小時候,也是金蟬沒有脫殼的時候,要是知了猴,脫殼成功了,才是真正的金蟬,就是夏天裡,喜歡在外面鳴叫的生物,但不管是知了猴,還是金蟬,多是可以拿來食用的
不過我個人喜歡吃的就是金蟬了,因為金蟬相對來說,要比知了猴好吃的多,而且更容易找,還記得小時候,每到暑假的時候,就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網金蟬,就是在一根長長的竹竿上,綁上一個小魚網
然後在用這個小魚網,朝趴在樹上的金蟬罩下去就好了,等金蟬網到一定的數量了,就要把網到的金蟬,放到鹽水裡醃製起來,在醃製金蟬的時候,還要把金蟬的翅膀給去掉,等到一定數量了
就會把醃製好的金蟬,放到油鍋里油炸,而金蟬只要油炸好了,就可以開吃了,不需要放任何調料的,至於油炸好的金蟬,吃起來是什麼味道,這個到有點忘了,不過吃起來應該是很脆的,我記得多是一口一個的
而知了猴的話,就相對比較難找了,因為這些沒脫殼的知了猴,多是在土裡生長的,基本多是一個知了猴,一個小窩的,所以在找知了猴的時候,還是很費功夫的,除非是等到雨天的時候,這些在土裡的知了猴,才會爬上來
但在雨天的時候,又不好出去找的,因為我們這邊的小路,還是比較滑的,大人也不放心我們出去的,所以在我們小時候,多是以網金蟬為主的,但這些知了猴,又要比金蟬有營養的多,簡單來說,這些比較常見的知了猴,多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作用
但知了猴,也不是所有人多能吃的,尤其是皮膚敏感,比較容易過敏的人,是不能吃知了猴的,因為根據研究發現,知了猴裡面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而這種特殊物質,又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發癢等症狀
2019-07-13 00:05
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但是看有的人說這個隨便吃,我不得不來這嘮叨幾句,權重降就降吧,雖然幾乎沒有吧,不能讓大家被誤導了。
說實話,長這麼大我還是去年第一次吃知了猴,之前見了它就噁心,實在下不去嘴。
去年有次喝酒,喝到飯店要關門了,也沒菜了,老闆說我給你上點私房菜吧。於是端來了一盤炸知了猴。
我忍著噁心,試著吃了一個。嗯~再吃一個~嗯!想吃燉牛肉一樣,根本停不下來了。
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觸一些醫學專業書籍。我知道蟬蛻是一味常用藥材,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的作用。 《本草綱目》、《藥性論》、《本草衍義》中說它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證,小兒夜啼不安等症。
那麼知了猴有什麼功能呢?為此我還真翻了翻書。
知了的幼蟲期叫蟬猴,也就是知了猴,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100g知了猴富含蛋白質72g、脂肪15g。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並且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當今食品中蛋白王
除了上面說的蟬蛻的功效,據《中國藥材學》記載,知了猴還具有益精壯陽(這個作用很重要,你懂的)、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 同時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
正因為蟬蛻和知了猴具有藥物功能,因此,過多(注意量)食用此物也有一定危害性。
知了性寒,過多食用會引起胃寒等一系列寒症疾病。
知了猴富含蛋白,但和魚蝦海鮮一樣,是異種蛋白。這些異種蛋白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敏。因此有海鮮過敏史的人不宜食用。
此外,和其他食物一樣,不新鮮的知了猴不能食用,未經加工處理的知了猴不可食用。
例如:
知了不新鮮、變色發黑、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發生異味、惡臭的;放置過久,冷天超過1周,熱天超過20小時的都不能食用。未經加工處理的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
知了猴正確的做法呢,這裡不說了,我怕我說餓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2019-07-11 17:10
記的我剛上班時,有一個山東小伙在我爸單位打臨工,跟我爸關糸不錯,經常去坐坐,記得一年夏天小姜拿著一個飯盒去我家,說給送點好東西吃,什麼好東西,打開一看知了猴,沒嚇著也差不多,因為哪時吃這個的真不多幾乎沒有,我爸一看說不吃不吃這東西還能吃,小姜說用油炸可好吃呢,再好吃也不吃讓他拿走,好多年過去了在外面看到有買炸知了猴的,好奇買一串嘗嘗,這一嘗真沒想到非常香很好吃小姜說的沒錯,我想吃知了猴沒危害吧,
2019-07-17 16:39
這個標題,嗯,前段時間有朋友圈裡瘋傳:知了猴帶有細菌和病毒,人吃了會中毒。知了猴吸食樹的汁液,也會吸收農藥殘留。再者,知了猴在土壤淺層,也會吸收重金屬。甚至連蛋白質也不高。
可是!!!從小吃到大的純天然野生絕世美味怎麼就有毒了呢??!也真是醉了!!!知了猴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美味,洗淨後用油煎透,隨便撒點鹽就是無上的美味。在我們小的時候,知了猴很多,大人們出去轉一圈就能抓回一大盆,煎熟後當作下酒菜滿口噴香,三五個人可以吃光一盆。
知了的幼蟲期叫蟬猴,蟬猴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味道口,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蟬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當今食品中蛋白王。
據《中國藥材學》記載,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知了營養豐富,味道好,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蟲變成蟬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鹽醃製後煎炸食用。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但吃多了同時會引起胃寒等疾病。
什麼樣的知了猴不能吃?
1.知了不新鮮、變色發黑、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
2.知了發生異味、惡臭,不可食用。
3.知了放置過久,冷天超過1周,熱天超過20小時,即不可食用。
4.有魚蝦等食物過敏史的人以及孩子,不可食用。
5.知了未經加工處理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
最後說一下知了猴的營養價值雖然很高,但含有昆蟲蛋白,也叫異種蛋白,過敏體質者食用後會皮膚發癢、風疹塊或發燒、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還會誘發支氣管哮喘,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所以,對知了猴過敏的朋友千萬別吃。
【我是詩與枸杞,一個養生的吃貨,愛好美食,喜歡烹飪喜歡吃,歡迎各路資深吃貨,養生愛好者來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2019-07-13 20:52
我們老家一般說的「知了猴」就是指的蚱蟬的若蟲,也就是蟬剛剛從土裡爬出來還沒蛻殼的狀態,像個小猴子似得佝僂著扒在樹上,一旦它完成了蛻殼長出翅膀可以飛行了,我們就叫它「知了」。之前很多內容都是從「好處」、「優點」的角度來分析的,不過事物都有兩面性,這次我們就主要來說說這個可能會存在的「危害」問題吧。
【吃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如果要說一個食材有什麼「危害」,那麼基本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
⑴:食材自身成分是不是有害、有毒性。
⑵:食材是不是限定於某幾種不太健康的烹飪方式。
⑶:食材的來源、運輸方式是不是存在相對比較大的隱患。
咱們下面逐一進行分析,了解了可能存在的隱患這個問題也就清楚了,大家再吃知了猴的時候也可以儘量去避免。
先說第一條:【物質成分】
知了猴是一種營養成分很不錯的食物,作為一個昆蟲食材,它最被矚目的就是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大約有70%左右,差不多有牛肉的3倍、雞蛋的5倍左右。不過它的脂肪含量也挺高的,大約有15%,同樣也是牛肉的3倍多、雞蛋的差不多2倍,但是這些都不算這次的重點,頂多進食控制適量就可以了。
知了猴的成分中比較貼近「危害」這個描述的是其含有異種蛋白,雖然這些東西沒有毒性,但是很容易引起過敏,所以之前沒怎麼吃過昆蟲美食或者是本身過敏體質的朋友最好要謹慎一些對待。
接下來說第二條:【烹飪方式】
我們的烹飪技術是全世界最全面、最細緻的,不過說起吃知了猴這個東西,基本上常用的做法就是油炸、油煎、煸炒和烤,我是還沒見過有水煮、清蒸或者知了猴刺身的。而知了猴常用的做法里除了烤之外,那三種其實用油量都是不小的,畢竟這種東西就是要煎、炸了才夠香,這樣的烹飪方式再加上知了猴本身就是高脂肪食材,偶爾嘗一次解解饞沒有關係,如果一段時間內經常吃的話,可能熱量攝入就很容易超標了。
當然由於知了猴這個東西時令性很強,而且現在價格也不便宜,也不太可能天天吃頓頓吃,所以這第二條算不上「危害」。只不過金蟬的外殼不太好消化,一般來講一次吃5到8個左右就不要再多了。
再來說說第三條:【來源和運輸】
知了猴的生命活動很有意義,它們會數年以若蟲的姿態深藏地底,就像「吃固定食堂」一樣靠吸取樹木根系的汁液存活。等到生長發育的差不多了,再爬出底面羽化為蟬,長出翅膀之後可以飛了,就四處找樹幹吸取樹液存活,就像「吃流動自助餐」一樣。所以一般知了猴都是來自樹木林立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不會施以農藥之類的東西,而且知了猴的食物是樹液,樹液先被樹木自己過濾了一遍,知了猴吸取的時候又過濾了一遍,所以吃知了猴在農藥累積、重金屬之類的問題上,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危害」。而且我們吃的知了猴是3到4年就破土而出的蚱蟬,並非是美國那種17年才羽化為蟬的品種,這個積累時間上也相別很大。
我們更需要注意的其實是「保存和運輸」這個層面上的問題,知了猴這種東西不僅高蛋白易滋生細菌,它還存在一個很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會在幾個小時內羽化為蟬,蟬的口感比知了猴就要稍微差一點了。這個運輸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低溫冷鏈運輸的成本可就很高了,所以最好是在本地購買或者自己去抓鮮活的知了猴,購買的時候就一定要稍微聞聞有沒有刺鼻的味道,以排除有不法商販用福馬林之類的稀釋為其保鮮抑菌、阻止其羽化的可能。
最後總結一下:
知了猴這種東西算是可以放心吃的,而且可能一般人每年也就吃那麼一兩回嘗個新鮮,也不會吃的太多。所以進食適量的前提下,只要不是過敏體質的話,吃知了猴是談不到有什麼「危害」的。
不過有另外一種「危害」說法好像也是挺現實的,就是對於喜歡吃知了猴的人來說,會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最後錢包被「危害」到了。
那麼大家有吃過知了猴嗎?你覺得這種昆蟲美食好吃嗎?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2019-07-15 16:49
對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我來說,知了猴這東西不算稀奇,夏天的樹林到處都是,吃這玩意我覺得沒啥壞處,反而是吃了有很大的好處,不然吃它的人也不會趨之若鶩。
知了猴又名金蟬,營養豐富:每100g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72g、脂肪15g、鉀0.3g、磷0.58g、鈣1.6mg、鋅8.22mg、鐵1.23mg、灰分1.8g以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人體必須胺基酸占胺基酸總量的46.63%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食用價值充足:我國許多地區都有食用金蟬的習慣,河北、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廣東等省市尤為盛行,最普遍的食用方法為「油炸金蟬」。金蟬若蟲(知了龜)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堪為食用昆蟲中的佼佼者,目前,金蟬已經成為各種檔次客人的美味佳肴。剛出土的金蟬若蟲含蛋白質58.58%,脂肪10.23%。全磷0.58%,鈣16.5mg/kg,鋅82.2mg/kg。是難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一盤「油炸金蟬」能賣四五十元,在一些星級飯店要賣到數百元一盤 。
藥用價值極高:金蟬體內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胺基酸占胺基酸總量46.63%。蟬蛹體內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含量的77.27%,含量最多的是單不飽和脂肪酸石油酸達到66.8%。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含量,能提高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內分泌起關鍵作
最後一句,知了猴干煸最好吃。
2019-07-16 11:44
蟬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是體弱、病後、老人及婦女產後的高級營養補品。 蟬蛹能產生具有藥理學活性的物質,可有效提高人體內白細胞水平,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人體機能衰老,蟬蛹油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對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和改善肝功能有顯著作用。 蟬蛹的用途首先體現在它的食用價值,剛出土的若蟲營養價值最高。 經科學分析,蟬蛹體內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含胺基酸46.63%,蛋白質58.58%,脂肪10.23%,全鉀0.3%,全磷0.58%,鈣16.0毫克/千克,鋅82.2毫克/千克。其次是金蟬的藥用價值。 根據《中國藥材學》記載,金蟬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 蟬蛻富含甲克素,異黃質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風疹瘙癢、目赤目翳、破傷風、小兒夜哭不止等症狀。 中醫認為蟬蛻味咸甘、性寒,可清熱、熄風、鎮驚。
同求!夏天到了,每天晚上都會捉幾十個,放冰箱裡,擼串的時候拿一瓶出來烤了,十月老媽過生日拿一瓶炸了,倍有面子!這可比茶葉蛋辣條什麼的奢華多了,據說蟬蛻有安神的作用,只是據說,伸手黨想看看有沒有大神有更詳細的資料。
2019-07-12 20:36
沒有吧。
知了猴作為蟬的幼蟲,蛋白質豐富,脂肪含量少,還可以做藥用,具有滋補功效哦。
我小時候在老家自己抓知了猴吃,一般在樹底下尋找知了猴的巢穴,找到後倒進去水,知了猴就會自己爬上來。抓到後也不用鍋,直接放到火上一烤,就會聞到肉香,吃的時候把殼一剝,很好吃。
但是蟬的成蟲是不吃的,反正我是吃不下。除了知了猴,我們還吃螞蚱,也是放火上一烤,就可以吃了,當然口感沒有知了猴好。
2019-07-14 08:05
大家對知了猴並不陌生,知了猴也被稱為金蟬。金蟬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小的時候都是自己在樹上去摸這些東西,晚上吃過晚飯之後拿著手電筒,尤其是下過雨之後,樹上爬的這些東西非常的多,一晚上也能收穫大概兩到三百個左右。
現在在城市裡面幾乎很少能夠見到知了猴了。知了猴的營養價值很高,現在無論是在家裡面還是在外面吃飯,大家都喜歡點這樣一道菜,主要是它裡面的高蛋白營養比較高,尤其是胃部不太好的話,經常吃一點,對於胃部的緩解和改善有一定的好處。要說吃知了猴,是最常用的吃法,就是油炸。這樣的做法口感比較酥脆。要說它的壞處的話,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血壓高的人以及血脂粘稠的儘量少吃,因為畢竟是油炸的東西。
現在的知了猴都是人工養殖的多一些。基本上是一元一個。而且個頭也比較均勻。這道菜不是天天可以吃,但是一個月吃上兩次也是不錯的,補充了優質的蛋白質。但是有很多人看到這種東西不敢吃,感覺是蟲子。但其實吃知了猴的優點要多於缺點。知了猴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的成長,要經過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長成,一旦長成了,就被人們當成美食了……
2019-07-14 16:47
應該會營養過剩[可愛][可愛][可愛][可愛]
2019-07-12 13:03
蟬被認為是美味佳肴,因為它們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但是吃蟬可能會生病。
蟬是蝗蟲的近親,但它們與蝗蟲不同,所有蟬都有透明的翅膀和獨特的聲音。一年生蟬通常有淺綠色或褐色的身體和黑色的眼睛。它們出現在夏季最熱的月份,從六月到八月,遍布全球包括中國。周期蟬只每13或17年出現一次,僅在美國東部各州被發現。
周期蟬生活在地下,以樹根的汁液為食,若蟲鑽出地面變成有翅膀的成蟲。這些蟬是黑色或深色的,通常比一年生蟬小。它們有紅色的大眼睛,紅色的腿和紅色的血管穿過透明的大翅膀。周期蟬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交配。只有雄性會唱歌來吸引配偶,但是雌性會通過拍打翅膀製造噪音來回應雄性。
一旦雌蟬產卵,她的工作就完成了,就死了,雄性緊隨其後。每隻雌性大約產400個卵,大約在六周內孵化,這一代新蟬棲息在地下,開始它們13到17年的生命周期。一年一度的蟬回到土壤中等待明年的出現。
每年,數千萬隻蟬被各種動物吞食,包括狗和貓,吃蟬最多的還是人。這些緩慢移動的昆蟲很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目標,捕食者包括人類會儘快把它們抓起來。
蟬沒有攜帶任何需要擔心的疾病,也不咬人或螫人,而且對狗、貓和人類無毒。然而,蟬的殼又硬又脆,很難消化。這對人來說也是個問題,尤其是那些喜歡像爆米花一樣吃蟬的人狼吞虎咽,容易消化不良得腸胃病。
吃太多蟬的人不舍的剝掉硬殼,而是吞進肚子裡。這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痛,腹瀉和嘔吐。過度吃蟬也會導致排便疼痛。
吃太多蟬可能會去醫院,需要止痛藥、輸水或其他治療,最好的做法是試著限制吃蟬的欲望。
2019-07-15 11:00
只要你不對它過敏,適量的吃,對身體有好處,它的蛻皮本身就是一種中藥材,而且它一直生長在地下,基本沒有污染,很綠色的食材。現在大部分是人工養殖的了,但由於對環境要求很高因此,暫時還沒聽說過打農藥或者激素的。可以放心吃。小時候晚上都是自己在樹林裡找,半宿能找是幾個,第二天用油炸,算是改善生活了。
2019-07-15 10:00
知了猴怎麼吃 吃知了猴的好處和壞處 導讀:知了猴,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一般是大人都比較喜歡吃,小孩看到都會怕的食材。知了猴怎麼吃好呢?現在很多人喜歡利用知了猴來泡酒喝,可以清熱解毒,去濕熱的好處。其實知了猴還可以直接炒著吃或是油炸著吃。下面教大家詳細做法。知了猴怎麼吃油炸知了猴1.將知了猴洗淨,去掉身上的泥污。主要是頭部坑凹較多,可用水龍頭沖洗。2.然後加鹽和適量水將知了猴浸泡些時辰,味道會更鮮美。3.熱鍋倒入油,燒至5成熱。4.將控干水的知了猴放入油鍋中,要不停的翻炒。5.小火煎炸至金黃色即可,撈出控油。6.裝盤,根據自己口味沾點椒鹽食用即可。干煸知了猴1.準備好原材料2.知了猴仔細清洗,然後放入鹽水裡泡半小時3.瀝去水分4.放入鍋里小火煸干水分5.加入適量油,小火煸炒,一直炒香6.鍋里放入適量油,爆香辣椒和花椒7.加入煸炒好的知了猴,加入少許鹽和椒鹽,翻炒入味8.出鍋了吃知了猴的好處和壞處知了的幼蟲期叫蟬猴,蟬猴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味道口,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蟬體含營養物質豐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約7%,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均高於一般肉類食品,可稱其為當今食品中蛋白王。蟬其皮曰蟬蛻,富含甲殼素、異黃質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音啞。咽喉腫痛。風疹瘙癢、目赤目翳、破傷風、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症。據《中國藥材學》記載,還有益精壯陽、止咳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病待等作用。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知了營養豐富,味道好,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蟲變成蟬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鹽醃製後煎炸食用。吃知了的注意事項1.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風宣肺、解熱定驚等功能,但同時會引起胃寒等疾病。2.知了不新鮮、變色發黑、呈粉紅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3.知了發生異味、惡臭,不可食用。4.知了放置過久,冷天超過1周,熱天超過20小時,即不可食用。5.有魚蝦等食物過敏史的人以及孩子,不可食用。6.知了未經加工處理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涼拌、鹽漬即食。
2019-07-11 12:13
吃了知了猴的危害就是,吃完還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後來你會發現,錢包空了,吃沒了
2019-07-13 10:03
山東吃知了猴很普遍。總體覺得,無論什麼吃的東西,大人吃,孩子就會跟著吃,從小沒吃過的東西,尤其昆蟲這類的,大了也不敢吃。山東農村,孩子傍晚都會到樹下逮知了猴,一晚上逮個幾十隻很普遍。洗乾淨後,泡到鹹菜缸里,醃它幾天到一周,然後曬乾,把生鐵鍋燒熱,知了猴放到鍋上,用鏟子摁著把水分蒸乾,熱熟。這才是地道的知了猴做法,香味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