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湖南張家界的一名12歲女孩留下一張紙條後離家出走。出走的原因很簡單:父母很少關心她,除了她的成績。儘管他的成績在也是名列前茅,卻很少拿第一第二。因此媽媽經常說她不爭氣,也不允許她出去玩。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相信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一次詞語「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對於學生或者是剛參加工作,每個月賺的錢不是很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名」或者是「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月掙多少錢」之類的話。

我還記得當年我初二的時候,基本成績都是在年級40~50名之間徘徊。初二的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直接衝到了年級第10名,還得了個三好學生的獎狀。

但當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成績單,拿著獎狀到父親那裡顯擺的時候,迎接我的卻是冷冷的一句話「又不是前三名,有什麼可嘚瑟的!你們班的那個小王,考到年級第一名也沒見像你這樣。」瞬間我的心情就從炎炎夏日進入了寒冷的冬天。有一種想要跳樓的感覺。
這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現狀!
當孩子考試失利的時候,有點沮喪的時候,會聽到「我就知道你考不好,平時吃那麼多就長了肉,一點腦子都不長。」;
當孩子考試有進步,想在父母面前贏得讚美和鼓勵的時候,會聽到「你這次考試排名才20名,你看人家XX,再看看你!」;
總之在父母眼裡,孩子的成績就像是星星,缺點就像是太陽,太陽一出來,所有的星星都看不到了。
這就是很多家庭奉行的「貶低式教育」,當家長沒有辦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沒辦法向孩子表達出讚賞,反而總是用「貶低」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來「刺激」孩子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孩子內心想要求上進的小火苗所發出的光芒正在逐漸減弱,那脆弱的小心靈像被刀割一樣。
有些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內心就會有種感覺「反正我怎麼做都做不好,怎麼做你們都不滿意」,以至於產生輕生或者離家出走的念頭,正如張家界的這位12歲的小姑娘一樣,因為父母總是貶低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閃光點,在內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從而選擇離家出走。
家長需要學會讚美孩子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很多家長都希望獲得這樣的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也會為此找很多的書籍,找很多的專家。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這個方法就是讚美。
「讚美」覺非我們通常所見到的讚美,比如說「這個孩子很聰明」或者「這個孩子很能幹」、「這個孩子好漂亮」之類的泛泛的讚美,而是有指向、明確的讚美。
美國通用公司是世界500強的公司(還是屬於最前面的那種),總裁傑克韋爾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傳奇型人物,也寫了很多的書籍,但有誰知道這位商業領袖小的時候有口吃的毛病呢?
傑克韋爾奇小時候就有口吃的毛病,雖然想努力矯正,但是卻收效甚微。因為這個毛病給他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他深感自卑,變得沉默寡言,害怕與人交往、
因為口吃,他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所以無論什麼場合,他都儘量閉嘴,不輕易開口說話。但是當他和母親說到自己的遭遇時,母親卻告訴他「孩子,沒什麼大不了,只是因為你太聰明,你的嘴巴沒辦法跟上你聰明的腦袋而已。」
母親的話給幼小的韋爾奇很大的動力,從此以後,雖然他的口吃仍然會被別人嘲笑,但他卻不會因此而自卑。在他的自傳中談到「迄今為止,那是我聽到過最美妙的一句話,也是母親送給我最偉大的一件禮物——自信。」
就是因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伴隨著一個羞澀、自卑的男孩成為了美國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CEO!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自信滿滿,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做到的。
加強陪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2017年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舉奪冠的武亦姝,今年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了大家嘴中的艷羨不已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又有誰知道,為了孩子的成長,武亦姝的父母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孩子讀《二十四史》和《山海經》。每天下午4點開始就放下了手機,和孩子一同讀書,10餘年的陪伴、十餘年的努力,培養出了優秀的武亦姝。
就像武亦姝媽媽說的那樣:「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
這裡所說的拼爹,絕非是「我爸是李剛」石磊的比拼,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生活方式、教育方式。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育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是在教育。」
縱觀千百年來的優秀人物,哪一個背後沒有父母的辛苦陪伴與付出?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經說過,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從議員到總統,無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無論多麼忙碌都會陪伴在大女兒瑪利亞的身邊,還經常帶著兩個孩子去書店,陪她們讀書。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一個好父親!」正是因為有了歐巴馬優質的陪伴,大女兒瑪利亞如願考上了哈佛大學。
結束語
李嘉誠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遺憾。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要求其實很單純——陪伴和鼓勵,當他們跌倒的時候,我們為他們伸出幫助的手;當他們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我們為他們露出燦爛的笑容,豎起讚賞的拇指;當他們失意的時候,我們為他們說出鼓勵的話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讓他們能夠鼓起勇氣重新站起來,去迎接未知的挑戰。
個人簡介:全腦開發程老師,專做全腦開發師資培訓,家庭教育指導,靈感寫作踐行者&推廣者,期待與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