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盜墓門派?
- 5547734164
- 閱讀量:0
- 2017-08-16 14:25
2017-08-16 15:27
盜墓,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考古學家的相關資料記載,其最早可能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舊時期人們大多採用天然洞穴安置屍體或者直接棄之荒野,到了新石器時期,生產力有了進步,人們逐步開始修建「墓穴」來掩埋屍。這個時期,人們普遍將一些非生活必需品作為「陪葬」,「陪葬品」的發展使得盜墓賊應運而生。
春秋戰國時期,各方諸侯相互爭鬥,禮樂制度崩潰。盜墓在這個時期迅速發展,盜墓行為更加肆無忌憚。直到民國末年,盜墓現象還是屢見不鮮。在源遠流長的盜墓史上,有著哪些著名的門派流傳後世呢?
中國的盜墓集團,總體上可以分為南北兩個派系。以長江為分界線,以北是北派。以南是南派。每個派別各有各自的活動範圍和活動特點,兩派互不相擾。「北派」的主要特點是「巧力」,如選擇盜洞的方位、掘成盜洞的形狀都有講究。盜洞的形狀直接關係到盜墓的成敗,如果盜洞不合適的話,輕者影響進入墓穴,重者有可能會堵住盜墓者出來的通道。比如「方口形」的盜洞就是北派所創,因在陝西關中地區的黃土地比較多,受土質的影響,「方口形」更利於進入墓穴。這種墓穴在圈內俗稱「關中式盜洞」。北派盜墓賊在工具的使用上也特別講究,洛陽鏟就是北派盜墓賊發明的,盜墓者將洛陽鏟插入泥土中,拔出后根據泥土的顏色、結構、和氣味來判斷是否有墓穴和墓穴的年代。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尋龍探穴」的效率。
洛陽鏟
南派的主要特點是「巧技」,也就是盜墓的手段比較高超。他們通常通過自家的祖傳經驗以及高超的探穴方法來確定墓穴。另外,南派「長沙幫」盜墓賊總結出了「望」、「聞」、「問」、「切」的探墓方法,這四種方法逐步成為「南派」盜墓的絕技。
除了南北兩派外,流傳於歷史中的還有盜墓的四大門派,他們分別是:摸金派、搬山派、卸嶺派、發丘派。這些派別並不像其他武林門派一樣,有著嚴格的師傅徒弟規定,門派內成員都各自為政,只是他們都有著門派內的統一「追求」。
摸金派:
相傳是曹操所建立的,在漢朝陳琳《為袁紹檄豫州》中記載到:「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音同毀,毀壞)突,無骸不露」。「摸金校尉」就是對他們的稱呼,摸金派的主要特點是喜歡單打獨鬥,如果盜墓難度較大,他們會組織成5人以內的盜墓小組進行活動。摸金派進入墓穴后,會在墓穴角落點一盞蠟燭,開館前蠟燭不滅才可以進行下一步活動,俗稱為「鬼吹燈」。「摸金校尉」主要利用「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來探尋墓葬,「摸金符」是他們能力的象徵。
摸金符
發丘派:
發丘派出現在東漢末年,派別人員稱為「發丘將軍」或者是「發丘天官」。這個派系的盜墓方法是: 利用星象和堪輿確定墳墓和墓室所在地再進行盜掘。和「摸金派」相似的,「發丘派」也有著本門派的「神物」—「發丘印」,有著號稱「一印在手,鬼神莫近」的強大威力。平時,「發丘將軍」多以古董商人或者掌柜的為掩護身份,一般不會輕易下墓葬,只有價值較高的墓葬群才會親自出手。
搬山派:
搬山派形成於秦漢時期,但是發展到清朝時期才逐漸壯大起來。搬山派大多扮作「道士」做隱蔽,採用其派別的專門技術——「搬山分甲術」進行盜墓,但是此術的細節一直保密,不得外傳。另外,搬山派採用「開喇叭」的方式打開墓穴,就是在墓穴四周打開透氣孔,這樣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墓穴內有毒氣體對人的傷害,但對墓穴內藏品有著較大傷害。
卸嶺派:
據傳,卸嶺派的創始人是一個土匪,因此,他們有著綠林好漢的氣概。他們主要的探墓方式獨樹一幟,他們利用鐵釺打入地下抽出土壤,然後用鼻子聞土壤的氣味來辨別是否地下有墓葬。但是,由於卸嶺派的出身於土匪,所以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都是圖財。因此,歷史上對於這個門派一直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爭議,有的說這個派別的人員不僅盜墓,還打家劫舍。但是不管什麼派別,盜墓總歸也不是一個光彩的事情。
參考文獻:
1.一代天驕 —《歷史上真正存在的四大盜墓門派:聽名字頓覺高端》.西陸網
2.倪方六 —《古代盜墓賊南北派別絕技之分》.文史博覽
2018-02-18 18:10
盜墓之事,古來便有,自項盜秦后,歷三十二朝,世間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輩多如牛虻,按其動機、手法、宗系有分為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大派。
摸金派
稱為「摸金校尉」,這一派的祖師爺是曹操。東漢末年,因軍餉不足,曹操設立摸金校尉,專司盜墓取材,貼補軍餉。
這一派的規矩是:掘開墓時,在墓室內要點上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始摸金。如果公雞啼蠟燭熄滅了,財物必須放回原處,恭敬磕三個響頭,空手回去。雞鳴燈滅不摸金。墓室只准進一次,方不可再進。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來者先選取明器。
摸金符
發丘派
稱為「發丘中郎將」,這一派和摸金派一樣,但是曹操為了貼補軍餉所設的軍銜。
他們的手段和摸金校尉幾乎沒什麼差別,但是每個發丘中郎將都有一枚「發丘天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時間不可替代的神武,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而且,發丘一般只對大幕感興趣,並且從不單幹。
發丘印
搬山派
稱為「搬山道人」,這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葉才發展壯大起來。
搬山派採取的是一種俗稱「開喇叭」式的盜墓方式,是指通過打通墓葬從而使其通風,這樣做的方式使在墓葬里暈厥的危險就極大降低了,但是對墓葬的破壞性實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護,各種其他損害就會隨之而來。但他們最想要盜取的並非一般的金銀財寶,而是靈丹妙藥,所以他們進入墓葬根本無需考慮這個墓葬能否為今後再次盜墓提供可能。
搬山甲
卸嶺派
稱為「卸嶺力士」,這一派或散布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並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專效仿昔時赤眉義軍的作為。
這一派主要用鼻子聞,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煙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對盜墓者的要求比較高。
洛陽鏟
2017-08-27 19:32
考古派獨霸江湖,擅長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用行政手段對其他門派進行打擊,將其他門派的成果據為己有,手段(一面錦旗和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