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太難,太難!對不出來!」,結果成狀元!你怎麼看?
- 106639323592
- 閱讀量:0
- 2019-08-08 09:32
2019-08-08 12:40
此「煙鎖池塘柳"一聯,但凡有點楹聯知識的人,都知道這是楹聯史上有名的孤對,對不出來,實屬正常!乾隆皇帝文韜確實還是不錯,用此孤對考察下臣,當然賣弄一下學問是肯定的。但下臣如何作答,既能適時拍下皇上的馬屁,又不能禍從口出,那就有講究!若此下臣才疏學淺,腹內空空,貿然以如該「愛問問」里的一眾「草包下聯」作對,那乾隆可能以「欺君」罪名,把此人打入大牢也不是沒可能!若此下臣直接說此聯為孤對,世間再無似「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類與其作對!那豈不又拂了乾隆的臉面,也難有好果子吃!故此考生以「太難、太難,對不出來!"作答,看破不說破,大家各得其所,皆大歡喜!乾隆皇帝老兒一高興,就此欽點此人高中狀元!呵呵,當然,上述皆是稗官野史!
2019-08-08 11:07
乾隆虛榮心太強,自命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天下無敵,喜歡被人抬高、拍馬屁。他出的上聯若被別人輕易對出下聯,豈不是顯得自己才疏學淺,臉上掛不住,一時氣急龍顏大怒,非得殺了對方不可。而今天這位,不管學才如何,但是個聰明人,懂得心理學,會揣摩人的心思,知道別人想要啥。他看透了乾隆的內心,利用了乾隆的弱點,即便能對出下聯,也故意裝不會,高呼太難太難,對不出。這就滿足了乾隆的虛榮心,真的認為自己有多麼厲害,出的上聯無人能對出下聯,一時高興龍顏大喜,就賜了他一個狀元。
2019-08-08 11:24
煙鎖池塘柳 千古一絕句 馬屁拍得響 選作狀元郎
2019-08-08 12:53
乾隆出句,為難考生,考生未必不會,但為滿足乾隆虛榮心,違心大呼「太難了,」,馬屁拍的剛剛好。
科考本為選拔人才,卻為滿足君王的虛榮心,拍馬從考場開始,豈是科考本意?用也乾隆,廢也乾隆,天下人才、國之興敗,全由一人喜怒左右,豈有興旺之理?
科舉,任賢用能之根本,舉也乾隆,玩也乾隆。因此,君王以私執念,是封建專制家天下必被拋棄的根由。
對聯是文字遊戲、雕蟲小技,
「煙鎖池塘柳」(池塘柳被煙霧環抱,必是集市,人流車馬嘈雜之地,一副太平景象)
「炮堆鎮海樓」(炮彈堆積在鎮海嘍,隨時準備打擊來犯之敵。鎮海樓,鎮的就是沿海來犯之敵)。
和平時代,不忘國防。
2019-08-08 12:40
乾隆出的最絕的上聯乃是「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當時據說紀曉嵐是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要不是偶然讓他看一幕勉強對上,可能真要成千古絕對了!
2019-08-08 11:29
有點言過其實,無非是每一個都有五行屬性,上聯五個字:」煙鎖池塘柳」,分別屬:火、金、水、土和木。下聯也要做到五個字,依次分屬:火金水土木。其次就是要求詞性相同,平仄相合。
上聯:煙鎖池塘柳,
下聯:焰銷江畔楓。
2019-08-08 10:08
深圳鐵板燒
2019-08-08 12:01
煙鎖池塘柳
核爆滿地鈾
2019-08-08 10:13
炮鎮海城樓
2019-08-08 12:23
為什麼不說乾隆皇帝看到了秀才文人的酸臭呢?如果文人才高八斗,又能靈活處理問題,既能斷案驅邪斬奸佞,還能揣摩人心治天下,這才是國之大才!!
動不動絕對待人,不能全面平衡,經常看到一些人指責別人別人?把自己氣得七竅生煙,不是嗎??
何況,乾隆大帝,一代明君,豈是計較方寸得失之人??
2019-08-08 10:48
乾隆皇帝是最愛炫耀自己的文彩,他作的詩是中國古代最多的,沒有其二,共三萬多首!這樣的對子隨便對得出,考生說太難是在迎合乾隆滿足乾隆的虛榮心!讓這位皇帝自以為文彩高於李杜,那乾隆心裡無限榮光。文彩可比古今,加上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十全武功,政通人和(實則是坐享先皇雍正勵精圖打下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基礎)清朝也達到了鼎盛時期。另一方面,該考生估計也對這位皇帝有很深入的研究,投其所好,自然也就賭贏了這局搏得光彩的人生!在當今時代,有很多的乾隆皇帝式的領導,也就醞釀了一些無學之徒對領導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來求得自身的發展!這就是我的回答!
2019-08-08 10:40
對不出來是正常的,上聯看似簡單,其實暗藏金木水火土(每個字的偏旁)這就增加了很大難度,不耍試圖輕而易舉的對上。
2019-08-08 10:49
煙鎖池塘柳,我對:雲開蒼穹日
2019-08-08 12:06
破老聯了。炮鎮海城樓
2019-08-08 12:47
深圳鐵板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