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講究「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具體有哪些規矩?
- 85003325814
- 閱讀量:0
- 2019-08-10 11:07
2019-08-10 12:35
「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這句話,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從郭德綱的相聲里了解到的,每當在郭德綱拿于謙開涮以後,都要用這句話來解釋一下,生怕有觀眾當真了,為于謙鳴不平。
經過郭德綱這些年的普及,聽相聲的人應該都對這句話有所了解,所以對台上演員之間互相開玩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並不是萬能擋箭牌,其中還是有很多規矩的。
首先,對於年紀大的搭檔不適用。比如當年郭德綱和張文順先生合作的時候,就很少說倫理哏,類似「我是你爸爸」這種包袱幾乎沒有過,更沒有拿張先生太太砸掛,最多也就是說張先生的父親怎麼怎麼樣,這就是對老先生最基本的尊敬。
郭德綱當時30歲左右,而張文順先生六十多了,年齡差距在這了,拿老先生開玩笑就不合適了。雖然郭德綱要對著張先生說「我是你爸爸」時,觀眾可能也會樂,但是感覺肯定怪怪的,沒有現在說于謙那麼自然。
同理,和打哏相關的作品也不適合和老先生一起表演。類似《口吐蓮花》《拉洋片》這樣的作品,郭德綱就幾乎沒有和張先生演過,因為你打一老先生,觀眾看著就會不忍心,影響演出效果。
其次,相聲界的技藝都是通過老先生口口相傳傳下來的,所以每一位老先生都值得後輩晚生尊敬;如果沒有這些老先生們的努力,就沒有現在相聲演員們養家餬口的本事,所以無論老先生們能耐怎麼樣,每一個人都有其值得尊重的地方。
第三,對搭檔要有特別的尊敬。在舞台上,逗哏都拿捧哏砸掛,占盡了便宜,這是表演的需要,捧哏演員在入行那天就已經理解並接受了這一點,所以捧哏演員一般不會對此有怨言。
到了台下,逗哏演員就得因為台上占了人家便宜而心懷感恩,要特別的尊重對方才行;絕對不能台上台下一個樣,在台下也拿捧哏演員無底線的開玩笑;那樣的話捧哏演員就會覺得你在台上說的都是真的,因為你台下也是這麼幹的。
只有在台上台下的界限特別明顯,才能讓捧哏演員覺得台上那個是假的,是表演的需要。捧哏演員也是人,同一場的買賣,逗哏就比捧哏要火,捧哏又那麼吃虧,所以需要更多的關愛;這和專業無關,和人性有關!
郭德綱在台下對于謙就是尊敬有加,一口一個師哥;不僅主動幫助于謙打造「抽菸喝酒燙頭」的標籤,還在節目中大力宣傳他的馬場,而且在于謙生日時還主動送上價值百萬的寶馬良駒,這就是特別的尊敬。
相聲本來就是一個研究人性的職業,相聲演員不能只研究觀眾的心理,同時也得互相研究同行的心理,只有把人性都參透了,才能在相聲這行業走的長遠。
2019-08-10 15:43
現在看來,這個「台上無大小」確實不適合了!台下的規矩必須要立,尊師重道是必然的,是人們應該具備的素質。因為「台下」就是社會,在生活中應該有規矩,應該遵紀守法,應該敬業愛崗,應該尊重觀眾。
這個台上無大小,是相聲產生初期,演員們為了使台下觀眾發笑,用一些「我是你爸爸」或者「我和你媳婦如何如何」,因為相聲形成初期,觀看相聲表演的觀眾都是社會貧困勞苦人員,而且當時是沒有女性去聽相聲的,所以相聲演員用一些倫理哏來滿足台下觀眾的需要,以維持自己的相聲演藝事業。
現在的觀眾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婦女兒童都成了相聲表演的觀眾,觀眾群的文化程度也從文盲居多上升到了文化知識水平很高的層次,因此,相聲必須與時俱進,淨化y語言,剔除「倫理哏」裡面不健康的成分。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所以相聲演員們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同時,要去除糟粕,創新發展,讓我們的老百姓繼續享受相聲表演帶來的快樂!
2019-08-10 15:20
入行拜師儀式,才進師門:敬師父,師娘,長輩。立行規,有派門之列,輩分之排,同行互尊,同輩互行。上卓長者,收卓自律,藝術趣長補短,三分功底七分敬,謙孝立本,……德藝雙罄。我雅俗共賞,傳承傳統,開搌進取,。
2019-08-10 13:04
按照這個思路,岳雲鵬應該說他師娘很壯很潑很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