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速降至6.8分,《九州縹緲錄》的鐵甲依然在嗎?

我來回答

熱心網友回答 (4)

  • 65923510153

    2019-08-11 13:47

    鐵甲依然在!這部7.3分中國版《權游》值得支持。國產史詩劇,更多時候側重於「史」的厚重,而少了點「詩」的浪漫。某種程度上,《九州飄渺錄》定義了國產奇幻史詩劇前所未有的模樣——超越生死命運的少年浪漫。生死,不過如此。但鐵甲依然在。劉慈欣說,「如果只讀一部中國奇幻作品,那就是《九州縹緲錄》。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講真,因為各種原因,前幾集的節奏,是真的趕,兩集,就拍完了原著的六分之一,大草原的恢弘慘烈,一筆帶過,青陽大君等幾個原著主要角色,變成了過場角色,男主與養父、生父的恩怨情仇,被一筆帶過。的確,刪除了一些非核心角色,修改了主角的年齡,但江南書中恢弘的九州之氣,還是隨著故事展開不斷彌散開來。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江南親任總編劇的劇本紮實,絲毫不注水。浩瀚的情節、紮實的人物,讓人捨不得快進。製作,不惜血本。而光是重達30斤的鎧甲,造型奚仲文就為九州劇組準備了整十個月。從殤、瀚、青、中、瀾、宛、越、雲、雷州的九州格局,到人族、河絡、夸父、魅族、鮫族、羽族的六族布局,從金戈鐵甲的疆場廝殺,到朝堂內外的縱橫開闔......包羅萬象卻又環環相扣,匯聚成一個偌大的九州世界。但相比許多國產劇的做虛,《九州縹緲錄》卻是砸下真金白銀做「實」,置景、道具、服飾、妝容 ,小到細節特寫,大到九州全貌,每一幀都是沉甸甸的電影質感。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在整個九州系列的世界觀中,始終一以貫之的主題是——「鐵甲依然在」。在整個九州系列的世界觀中,始終一以貫之的主題是——「鐵甲依然在」。每個鐵甲捍衛的,恰是 那些在王者眼中微不足道的尋常百姓,奇幻歷史的框架下,《九州縹緲錄》的血肉,關乎的是個體命運與人生意義。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九州縹緲錄 @劉昊然

  • 127189575283843

    2019-08-11 07:01

    個人覺得評分速降是因為劇情太拖沓,本來更新速度就不快,劇情又一直沒什麼進展。

    https://i1.ask543.net/uploads/34/7c/2/tos.jpg

    作為吃瓜群眾一枚大概一直想看阿蘇勒崛起的時候,可是一直到三十幾集了,還是那個被人欺負的小菜鳥

  • 1604931964646140

    2019-08-11 06:57

    鐵甲依然在」

    https://i1.ask543.net/uploads/f5/1d/8/174f60007dfb20880ffb8.jpg

    2001年,一群20齣頭的年輕人懷著想做中國《指環王》《龍與地下城》的野心,在一個叫「清韻書院」的論壇上集結起來。最初,他們沿著一個叫做「凱恩大陸」的世界架構進行西式奇幻故事接龍,後來,打造東方奇幻世界的呼聲越來越高。

    江南是這個論壇的活躍分子。當時他剛開始寫《九州縹緲錄》,書中的「九州」世界讓這群年輕人看到了東方奇幻故事誕生的土壤。於是,包括江南在內的七位作者對「九州」進行了更多細節上的拓展,從王朝更迭到地貌演變無所不包。

    這是一片自由開放的幻想空間,任何人只要遵循九州世界的基礎設定,都可以在此背景下進行創作。2005年,江南等「七天神」創辦《九州幻想》雜誌,「九州」正式迎來第一個全盛時代。然而,僅兩年之後,由於核心成員的理念分歧以及網際網路對出版行業的衝擊,九州系列很快由盛轉衰。

    2016年開始,網絡IP身價飛漲。視頻平台的入局讓製作更多題材、更大體量的劇集項目成為可能,影視行業加緊對IP上游的布局。九州系列作品的價值在大IP時代被不斷重估,2015年,《九州縹緲錄》成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的中文奇幻作品,推出後銷量突破百萬。

    徐曉鷗在這一時期對《九州縹緲錄》產生了興趣。不同於當時市面上火熱的大男主、大女主IP,徐曉鷗認為,《九州縹緲錄》在題材上實現了對奇幻故事的突破,在人物刻畫方面又符合東方人的情感邏輯,這是《九州縹緲錄》影視化的價值所在。

    2016年,經過大半年的商談,檸萌和江南達成合作,拿下了《九州》的影視化版權。江南擔任《九州縹緲錄》總編劇,把握整體方向。為了讓劇本更符合電視劇改編規律,檸萌又將《大軍師司馬懿》的編劇常江,以及編劇霜城和雷博引入團隊。

    《九州縹緲錄》的劇本創作過程是從「世界觀先行」到「人物先行」的思路轉變,也是作者思維和電視劇製作思維的碰撞。

    在小說中,九州世界起源於荒墟神話。兩大主神「荒」與「墟」分別代表混亂和秩序,他們的對峙構成了九州世界的終極衝突,也是九州各國的戰事起源。天驅、辰月是神在人間的代言者,他們隱藏在傳說的迷霧之後,信仰和行動邏輯都帶有複雜的宗教色彩。那句令無數書迷念念不忘的「鐵甲依然在」,正是天驅在多年歷史流變後保留下的一句精神口號。

    但在影視化的過程中,劇本淡化了對天驅、辰月宗教色彩的描述,僅保留了「天驅戒指」等具有組織特色的符號。劇中對「東方奇幻」的詮釋從對世界觀鋪設轉向對人物情感邏輯的探究,「鐵甲依然在」指向了能與現代觀眾形成共振的普世情感。

    「我們不想創造一個世界,然後把人物放進去。我們想由人物帶出整個世界」,導演張曉波解釋道,「我們想往正劇里靠,所以最重要的是人物要真實。」

  • 12926649408

    2019-08-11 09:44

    為什麼會降?無外乎拖沓,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