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那麼聰明, 為何不幫英明的扶蘇, 而去幫紈絝子弟胡亥繼位?
- 月月yrdf
- 閱讀量:0
- 2019-08-10 22:33
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六合。在統一天下後,秦朝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實行郡縣制。這些舉措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而秦的這些政策,和當時身為秦相的李斯是脫不開關係的。
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六合。在統一天下後,秦朝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實行郡縣制。這些舉措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而秦的這些政策,和當時身為秦相的李斯是脫不開關係的。
2019-08-11 10:30
我就不說大道理了,個人的一些想法,
1 扶蘇是秦始皇培養多年的繼承人,具有個人的班底和支持著,跟蒙家的關係也很好
2 李斯這個人為秦朝統一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要是沒有李斯,秦朝要統一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這個人太看重手裡的權利,怕秦始皇死後有一個英明的君主,會對自己手中的權利有很大的影響,
3 李斯小看了趙高,他感覺一個閹人興不起大風大浪,沒想到最後還是死到了一個閹人的手裡
4 李斯沒有亡秦朝的心,他想把秦朝在自己手裡更加輝煌燦爛,做的事最後把秦朝葬送了。
秦朝滅亡
1 是秦始皇他沒想到自己會死在途中,2是扶蘇 他的愚忠用錯了地方,3是蒙恬 他和秦始皇一起長大,不應該知不道秦始皇的想法。4是李斯 他是以為自己無所不能,5是趙高他是一直有亡秦朝之心,6 胡亥 一個在沒登記時的英明之主,登記後就是一個暴君。
2019-08-11 10:00
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決定於他的經歷! 扶蘇是否英明,我們不得而知,《史記》的記載是為了反襯胡亥的殘暴的。從歷史記載看不出在秦始皇死亡之前,李斯具體支持誰繼位。由於秦始皇的突然暴斃,在當時特殊情況下,李斯選擇了胡亥。他之所以這麼選擇,從李斯的生活、學習、從政成長經歷可見一斑!
李斯初為楚國上蔡小吏,平淡的小公務員生活讓他厭倦,偶見廁所的老鼠偷食污穢之物,遇有人來,立刻驚慌逃跑。而米倉的老鼠則無所顧忌,公然出入,於是感嘆到:人有君子小人之分,就像老鼠一樣,全是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中啊!
於是,為有更大的環境發展,憤然辭職,拜師荀子,雖然學習儒家,但對法家的帝王之術沉迷不已,逐漸摒棄了荀子的仁義道德!
當時秦國最為強大,在李斯眼中發展前景最好,於是決定在秦國大展拳腳!呂不韋在秦國可謂炙手可熱,李斯先是成為呂不韋的門客,攀上了呂不韋的大樹,得到呂不韋的器重,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李斯對在勸說秦王一統天下之後,得到賞識!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順序,被封客卿。上《諫逐客書》讓秦王挽留人才。
秦統一之後,李斯展現了其歷史才能!廢除分封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為縣。書同文,創作隸書作為官方正式書體。統一度量衡等等歷史成就。
然而沙丘之變,被滅殺族。秦始皇的死以及胡亥的繼位將李斯推向了歷史的反面!合謀篡改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後趙高藉機說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滅族!臨刑前,對其二兒子說:我多想和你再回到上蔡老家獵兔取樂啊,但已是不可能了!
李斯的一生,終究還是一倉鼠耳!
2019-08-11 09:28
. 前人的歷史,後人的反思。以史為鑑,通古今之變,講瘋癲之言。追求自由與成長,歡迎關注並分享。
關注
李斯那麼有本事,為啥不幫助素有賢名的扶蘇,反而幫助殘酷的胡亥
在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過程中,李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原本只是一個掌管文書的小官,像很多人一樣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後來他從米倉的老鼠身上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大部分人聰明才智並沒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大的貧富差距主要是因為生活的環境不同。生活在米倉里的老鼠,過的悠哉長的也很肥大。躲在廁所里的老鼠,就過的很髒很惶恐,一有動靜就趕緊逃竄。為了能夠得到更大的榮華富貴,李斯辭去了自己的官職,跑到齊國拜荀子為師專研帝王之術。
學成之後他到了秦國,在丞相呂不韋的在扶持下見到了秦始皇。借著這個機會他把自己的核心觀點說了出來:凡是能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懂得抓住時機。秦始皇聽了李斯離間各國的計謀,並派他前去落實。李斯從秦國帶了一些金玉,前往各國收買並離間六國的君臣,事成之後當上了秦國的客卿。李斯曾說過: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他的在秦國站穩腳跟後,儘可能的穩固自己的地位,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丞相。
強大的進取心,可以讓一個窮困的人奮發圖強走出低谷。但是過於注重名利,也會讓一個身份尊貴的人走向滅亡。秦始皇駕崩的時候,宦官趙高害怕扶蘇上位後會重用跟自己有過節的蒙氏兄弟,於是勸說胡亥趁機當上太子,然後用假的遺詔賜死扶蘇。胡亥原本就沒有多少繼承皇位的機會,很容易就同意了這個計謀。不過趙高知道,僅憑他們兩個人的勢力很難做成這樣的事兒。於是找到了丞相李斯說:皇帝賜給扶蘇的詔書和玉璽都在胡亥那裡,太子的決定權就在咱倆手裡。
李斯並不願意參與這種事兒,對著趙高指責說: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趙高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拋出了幾個問題:你覺得自己跟蒙恬比起來怎樣?你的功勞跟蒙恬比起來怎樣?你跟扶蘇的親進度比得上蒙恬嗎?李斯思考了一會兒無奈的搖了搖頭,半路出家的他的確比不上蒙恬這種出身世家的將領。這種資歷上的差距,從幾代以前就已經出現,並不是短短几十年的努力能夠彌補的。
李斯知道扶蘇順利的繼承皇位後,的確會像趙高預測的那樣,優先重用一直忠於自己的蒙恬兄弟。他好不容易當上的丞相,很快就會交到別人手裡,曾經得罪過的人看他失勢後很容易就會跑來落井下石。李斯是一個有本事的聰明人,他害怕出現這種情況,更害怕自己遭到趙高的殺害。謀事成於密敗於泄,趙高他們做這種事兒,本身就冒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泄露的話很容易引來殺身之禍。李斯如果不加入他們的話,很可能會被當做泄密的隱患直接滅口。縣官不如現管,扶蘇再有賢名,也不能直接帶著大軍跑到他這裡。李斯為了保全自己,甚至獲得更大的權勢,只能跟上趙高的賊船一條路走到黑。
2019-08-11 10:33
這和李斯的成長曆程有很大關係 李斯不是扶蘇的親信 趙高便以扶蘇繼位 則李斯相位不保 會被取代 以此引誘李斯加入他的陣營 以此保住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