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漢武帝薄情寡義?
- 5547751514
- 閱讀量:0
- 2019-07-31 15:12
2019-08-02 12:14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帝王建立了一大統的封建帝國,一個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另一個就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成了東方最強大的國家,他還開疆拓土,為我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但晚年的漢武帝變得多疑、反覆無常。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漢武帝不僅殺了自己的兒子,還逼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侄子、孫子,幾乎滅了自己三族。深愛漢武帝的女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不是被逼自殺,就是鬱鬱而終。這樣薄情寡義的男人會真心愛一個女人嗎?還真有一個女人,讓他一輩子都念念不忘,這個神通廣大的女人就是李妍。她為何能在這位絕情的君王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這是多麼不易的事啊!
李妍不僅擁有傾國傾城的美貌,還能歌善舞、精通音率。雖然認識漢武帝時,已經淪落風塵,但漢武帝對她愛若至寶,甚至為她三天不上朝。
李妍專寵一年後,生下昌邑王,但卻落下了病根,從此生病臥床不起。此時李妍的顏值大不如從前,她為了讓自己美麗的一面留在漢武帝心中,直到香消玉殞都不肯見漢武帝一面。她死後,漢武帝傷心欲絕,將僅是夫人的李妍以皇后之禮厚葬。並把李妍美麗的畫像掛在宮中,常常茶飯不思,睹物思人。甚至還讓法師做法,召喚李妍的芳魂想再見佳人一年,以慰相思之苦。可惜二人已經天人永隔,漢武帝的願望很現實地破滅了。
漢武帝駕崩後,他的託孤大臣霍光知道漢武帝一生對李夫人念念不忘,將她的衣物和漢武帝合葬,並請求漢昭帝追封李妍為皇后。漢武帝為何後宮佳麗三千,只對李妍念念不忘?我猜想應該是她不僅貌美、有才藝,懂得察言觀色,還能替漢武帝消愁解悶,是他的解語花和溫柔鄉。而且李夫人出身低微、又楚楚可憐,能滿足漢武帝的保護欲,生病到死去都沒有讓漢武帝見她一面,就更加讓唯我獨尊的漢武帝覺得她與眾不同。事實證明,她成功了,成了他一生中最愛的女人。
2019-07-31 20:58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
漢武帝是一代明君,在位時加強軍事能力、擴展疆土,一身雄韜武略的他造就了漢朝盛世。但帝王多無情,而漢武帝對妻子的薄情寡義也讓小編寒心。若論江山與美人,怕是美人在懷不在心,江山才是心頭肉。漢武帝一生與四位女人產生較深的情感牽連,或許都有過美好的光景,但他的這四位妻子最終的結局卻是人聞過後話悲涼。
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
陳阿嬌是漢景帝姐姐的女兒,從小就是個被寵到大的小公主。在劉徹還是年少時,兩家便為了各自利益而聯姻。在劉徹登基後,兩人也有一段濃情蜜意的時光,但好景不長,漢武帝對阿嬌的感情越來越淡。
一方面因為阿嬌長年沒能生下一兒半女,也因她性格過於乖張任性,讓劉徹覺得蠻橫無理;
另一方面,喜新厭舊也是人之常情,再加上後宮佳麗萬千,皇帝寵幸都還來不及,何時還顧得上糟糠之妻。待到阿嬌得知漢武帝寵幸衛子夫並讓她有了身孕時,女人的善妒心便在此時作祟。她施巫蠱之術詛咒衛子夫,被漢武帝知道後,廢了皇后之位,在冷宮中幽禁至死。
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衛子夫
衛子夫出身寒微,是一名歌女,在漢武帝去平陽公主府上閒坐時看中,得以寵幸。在恩寵期間,她為漢武帝生下了四個孩子,最後終於誕下一個皇子時,漢武帝大喜,當即封了她為皇后,她兒子劉劇為太子。
衛子夫在位多年一直和漢武帝和和美美,直到巫蠱之事的發生。那時巫蠱之術盛行,此前宮中也有爆發宮女詛咒皇上的事,皇上大怒並殺了數百人。
就在這時,有衛家的敵黨誣陷劉劇用巫蠱之術害皇帝身體不適,劉劇便帶兵殺到誣陷他的人那裡,但最後失敗逃脫反而更坐實罪名,無奈自盡。而衛子夫對漢武帝的多疑和冷酷無情感到絕望,承受喪子之痛的她最後也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漢武帝的第三位女人——衛子夫妹妹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從宮廷樂師李延年口中得知,他的曲中有一首是歌頌一名女子的絕世美顏,便是他的妹妹。
漢武帝召見她後,便對她痴迷,封她為李夫人。李夫人嬌弱欲滴,為漢武帝誕下一子後便生了重病,此後終日不肯向皇上露面直到逝去。為的是讓漢武帝對她念念不忘,畢竟得不到才是最好的。
雖然漢武帝的確眷戀她,但在她家族觸犯法章時,仍被滅族。漢武帝的薄情可見一斑。
漢武帝的第四位女人——鉤弋夫人
在漢武帝晚年時,遇見一名奇女子,她生下來雙手便是拳頭狀,直到漢武帝握住她的手才慢慢張開,手中還有一個玉鉤,甚得漢武帝歡心,便封她為鉤弋夫人並建了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宮殿。
他生下的兒子也被封為了太子,但是大家認為她就母憑子貴嗎?並不是。漢武帝已經年邁,而她還年輕,漢武帝便擔憂她會幹涉皇權而將她殺死了。
君王的心永遠都在江山上的,所以小編才說江山才是漢武帝的心頭肉,而女人於他而言是可有可無的。
知曉更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歡迎關注道人,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解答
2019-08-01 12:00
謝友邀!
說漢武帝薄情寡義,並非無理據。高處不勝寒,帝王之術非常人思維,自古英明的聖君,也並非都是完人,漢武帝也不例外。要說重情好義,中國歷史上的帝王,非秦始皇莫屬——建朝後未殺一個功臣,且善待六國舊貴族但因趙高作亂,二世胡亥昏聵,盛世忽然終止,被後史污為暴君。
漢武帝無疑是歷史上的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豐功偉績光耀千秋,但統治手腕也有些鐵血冷酷,從一定角度而言,算得上薄情寡義。衛青及衛皇后、太子劉據的悲劇結局,後人盡知,司馬遷正直敢言,也遭遇腐刑,光耀千秋的《史記》,是在屈辱中完成的。
漢武帝時代,西漢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穩步走向繁榮昌盛,漢武帝的豐功偉績,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漢王朝政治、經濟、軍事空前的盛況,使思想、文化、藝術同樣得到發展。漢王朝氣勢博大,文曲星星光燦爛,長安文化光照日月河山,司馬遷就是其中光耀千秋的佼佼者。
盛世修史,史書集大成的使命,由漢武帝時代的太史公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發奮所為,以殘缺的身體完成了!從漢朝初年,直到漢武帝時代,社會經濟不斷恢復和發展,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秦代已經統一的文化,在漢代持續發展。良好的社會條件,偉大的時代,造就了司馬遷和他貫通古今的《史記》。
氣勢磅礴的時世,文化人有良好的心態,司馬遷集中精力,悉心進行《史記》創作,以求集成完善華夏史。然而,五年之後的公元前 99年,正言直諫的太史令,禍從天降,不幸中斷了《史記》的撰寫!「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在再次反擊匈奴的戰爭中,以不滿 5000人的步兵打前鋒,深入匈奴腹地,垂餌虎口,橫挑強胡。他們在浚稽山與匈奴 8萬餘騎兵遭遇,與單于激戰十餘日,奮勇殺敵,殺敵上萬,強虜救死扶傷尤為不及。單于震恐,舉匈奴引弓之民,圍攻李陵所率領的 5000漢軍。李陵與匈奴大軍展開驚心動魄的激戰,但終因援兵不至,寡不敵眾,矢盡糧絕,兵敗被俘。 武帝聞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人心不古,霜後加雪,朝堂上一些人趁機向李陵發難,肆意攻擊,落井下石。
司馬遷與李陵素無深交,但對其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武帝召問他時,便在朝堂直陳己見,仗義執言,為李陵辯解。漢武帝遠征匈奴的計劃,此刻遭遇挫折,心中怨氣正盛,司馬遷的辯護詞,與漢武帝嚴肅軍紀的思維正好相逆,深深地刺傷了皇帝,使武帝大為震怒,將司馬遷以「誣罔主上」之罪,關進監獄,史官遭遇腐刑……
2019-07-31 21:48
謝邀,你告訴我,哪個皇帝有情有義?
不要用底層人的思維是思考上流社會,不要用普通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帝王將相,他們跟老百姓是不同的。
世俗世界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只能評價和衡量底層人民,不能請假上流社會、帝王將相、企業家這些人,
最簡單而言,東哥這樣的人,終極目標是什麼?錢、權力、女人、名利、地位,他是什麼樣的人?不受法律的約束,不受道德的羈絆,不相信任何人,沒有感情,只有利益,這是他人品的問題?顯然不是,能走到他的地位,那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屍山血海里淌出來的人,會有感情?
一個商人尚且如此,企業家呢?有那種白蓮花嗎?任正 非、曹得旺這些人呢?比東哥道德高?
企業家都沒有感情、沒有道德、不受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約束,帝王將相呢?
對於帝王來說,沒有他不能殺的人,老婆、兒子、兄弟、父親,一切皆可殺,
他能信任人嗎?他不會,他有感情嗎?沒有,他有愛情嗎?那不是扯淡嗎?
不僅漢武帝薄情寡義,帝王將相都一樣,包括現在的企業家、政治家,都是一樣的,
他們沒有感情的,帝王的血是冷的,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這絕不是他們人品、道德比我們低,恰恰相反,他們的道德遠高於我們普通人,只是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所謂的道德,不是我們思維里的道德。
2019-07-31 20:58
漢武帝很有才華,是個很多情的人,由「金屋藏嬌」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但晚年的漢武帝變得多疑、反覆無常。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漢武帝不僅殺了自己的兒子,還逼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侄子、孫子,幾乎滅了自己三族。深愛漢武帝的女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不是被逼自殺,就是鬱鬱而終。
2019-08-01 00:56
你告訴我,哪個皇帝有情有義?
不要用底層人的思維是思考上流社會,不要用普通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帝王將相,他們跟老百姓是不同的。
世俗世界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只能評價和衡量底層人民,不能請假上流社會、帝王將相、企業家這些人,
最簡單而言,東哥這樣的人,終極目標是什麼?錢、權力、女人、名利、地位,他是什麼樣的人?不受法律的約束,不受道德的羈絆,不相信任何人,沒有感情,只有利益,這是他人品的問題?顯然不是,能走到他的地位,那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屍山血海里淌出來的人,會有感情?
一個商人尚且如此,企業家呢?有那種白蓮花嗎?任正 非、曹得旺這些人呢?比東哥道德高?
企業家都沒有感情、沒有道德、不受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約束,帝王將相呢?
對於帝王來說,沒有他不能殺的人,老婆、兒子、兄弟、父親,一切皆可殺,
他能信任人嗎?他不會,他有感情嗎?沒有,他有愛情嗎?那不是扯淡嗎?
不僅漢武帝薄情寡義,帝王將相都一樣,包括現在的企業家、政治家,都是一樣的,
他們沒有感情的,帝王的血是冷的,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這絕不是他們人品、道德比我們低,恰恰相反,他們的道德遠高於我們普通人,只是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所謂的道德,不是我們思維里的道德。